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叶城冯氏:仇焰燃重生之仇焰燎原 > 第25章 烽火中的淬炼与前行

第25章 烽火中的淬炼与前行

事迹,让人们热泪盈眶;一首首饱含深情的抗日诗歌,如同一把把燃烧的火炬,照亮了人们前进的道路。

在这一系列建设措施的有力推动下,根据地呈现出一片繁荣发展的喜人景象。百姓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着提高,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笑容。他们对冯三航和抗日联军的信任和支持也更加坚定如磐,如同钢铁般不可动摇。

而抗日联军在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下,如鱼得水,不断发展壮大。他们从一支初出茅庐的队伍,逐渐成长为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战斗力强大的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军队。他们的步伐更加坚定,他们的目光更加锐利,他们的信念更加执着,时刻准备着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然而,穷凶极恶的日军绝不会坐视抗日联军的日益发展壮大而无动于衷。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策划和充分准备,他们再次集结了大量兵力,对根据地发动了一场规模空前、来势汹汹的“围剿”行动。

这次“围剿”,日军调集了多个师团的兵力,如同一片黑压压的乌云,压向根据地。他们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飞机、大炮、坦克,应有尽有,妄图以绝对的军事优势,一举将抗日联军消灭在根据地内。

面对日军如此疯狂、如此丧心病狂的“围剿”,冯三航却始终保持着冷静和清醒的头脑。他深知,联军在兵力和装备上与日军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不能与日军进行正面硬拼。而是要充分发挥联军熟悉地形、群众基础好以及作战灵活的独特优势,采取游击战、运动战相结合的巧妙战术,与日军进行周旋,消耗他们的有生力量,寻找最佳战机,予以坚决反击。

在战斗初期,联军按照预定的作战计划,主动放弃了一些位于边缘地区的据点,避免与日军进行正面交锋,有效地保存了自己的实力。日军误以为联军不堪一击,便趾高气扬地长驱直入,深入根据地内部。然而,他们却不知不觉地陷入了联军精心布置的游击战争的泥潭之中。

联军战士们化整为零,组成了多个灵活机动的游击小组,分散在各个山区、森林和村庄之间。他们利用有利的地形条件,对日军进行突然袭击、骚扰和伏击。

他们时而在日军的必经之路上巧妙地埋设地雷,只等日军的车辆经过,瞬间炸得日军人仰马翻,一片混乱;时而在日军的宿营地周围发动出其不意的夜袭,打得日军措手不及,惊慌失措;时而又果断地切断日军的补给线,使日军陷入了弹尽粮绝的艰难困境。

在一次精心策划的伏击战中,冯三航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部队,悄无声息地潜伏在日军的运输队必经之路的两侧山林中。当日军的运输车队缓缓驶入伏击圈时,冯三航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一声令下,顿时枪声大作,手榴弹如雨点般飞向日军的车辆。

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猛烈攻击打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他们在混乱中纷纷弃车而逃,但联军战士们却毫不留情,趁机冲下山去,迅速消灭了残余的日军,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和宝贵的物资,为后续的战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经过一系列艰苦卓绝、惊心动魄的战斗,日军的“围剿”行动遭到了严重的挫折和失败。他们不仅没有达到消灭抗日联军的罪恶目的,反而在战斗中遭受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装备损失,士气低落,疲惫不堪。

而抗日联军则在战斗中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作战能力和战斗意志,队伍也得到了锻炼和发展壮大。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扞卫了根据地的安全,书写了一曲曲壮丽的抗日赞歌。

在反“围剿”战斗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冯三航并没有丝毫的放松警惕。他深知,日军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们一定会像恶狼一样再次卷土重来。因此,他带领着联军战士们迅速投入到了战后的休整和补充工作中。

他们抓紧时间治疗伤员,补充兵员和武器装备,总结战斗经验教训,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同时,加强了根据地的防御建设和情报侦察工作,修复和加固防御工事,增设观察哨和预警系统,加强对日军动向的监视和分析,为下一次可能到来的战斗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这段相对平静的时期里,冯三航也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联军的战斗力和战略水平。他清醒地意识到,单纯的军事斗争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复杂多变的战争形势的需要,必须将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经济斗争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斗争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打破日军的封锁和围剿,实现抗日根据地的长期稳定发展和最终的胜利。

于是,冯三航积极地与其他抗日根据地的领导人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