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她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直接跳过。
毕竟,她可没有那种甘愿忍受虐待的癖好,更不会对这样的男人心生怜悯或喜爱。
哪怕他当初是受到了蒙蔽,可伤害一旦铸成,再多的解释和借口都显得苍白无力。
这便是褚九月一贯的个性使然,爱憎分明且绝不妥协。
毫无疑问,这仅仅是她个人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想罢了。
至于他人究竟作何感想、如何行事,她实在难以洞悉全貌,更不会越俎代庖地过度插手干预。
正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每个人对于自身处境与感受的认知最为真切准确。
只要一个人自我感觉良好,那么旁人的观点、言论充其量不过是可供参考借鉴的途径之一而已。
而最终的抉择以及具体行动方案,都必须由当事人,自行权衡利弊并作出判断。
正因如此,哪怕刘丽丽和王豹子之间的故事,多少带有一些苦情戏码的色彩,即便褚九月已然心知肚明,但她并未过多横加阻拦或是强行干涉。
她只会在关键节点适时伸出援手,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然后静静观望事态发展走向,看看二人最终结局究竟会怎样。
说到底,个中滋味唯有他俩自己最清楚明白。
然而,目睹今日这般场景,想必这两人已然难舍难分了。
毕竟,处在当今这个时代大环境之下,诸多现实因素,迫使他们不得不面对来自外界的种种压力。
尤其是那些流言蜚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着实不容小觑。
当他们遭遇这种特殊情境,并产生了亲密接触之后,想要轻易割舍彼此怕是绝无可能之事。
只不过,接下来摆在他们面前更为棘手的难题在于:日后该以何种方式和谐共处?
又该怎样经营维系彼此的生活?
这些才真正称得上是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啊!
这正是她方才执意要亲自前去救人、坚决不让墨闻琛涉险的缘由所在。
一方面,自然是由于墨闻琛身上所负的伤势着实不轻;而另一方面,则是源于这个时代所存在的某些陈规陋俗。
尽管她心中对此颇为不满,但现实的无奈却迫使她只能选择默默顺从。
所幸的是,最终的结果还算差强人意。
就在这时,一阵嘈杂声由远及近传来:“丽丽,丽丽,我的儿啊!你可千万别有事儿......丽丽......”
伴随着呼喊声,一群人匆匆忙忙地自远方奔来,其中既有神情焦急的亲友,亦不乏那些纯粹凑来看热闹的村民们。
见到这般场景,褚九月不禁又一次暗自轻叹出声。
这些人的这种习性与癖好,实在令她有些无言以对。
但凡碰到一星半点的事情,便会涌现出众多前来围观凑热闹之人。
他们或是心怀忧虑,或是抱着看他人笑话的心态,亦或仅仅出于同情之意。
总之,在这里,无论事情大小,只要稍有波澜,便能迅速吸引大批民众聚拢而来,形成一个熙熙攘攘的群体。
对于这样的现象,褚九月实难评判其究竟是好是坏。
毕竟,身为人类,或多或少都会存有一颗好奇心,以及热衷于看热闹的心理。
只不过,其中一小部分人心思较为复杂叵测,总爱将他人的不幸当作自己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罢了。
且说此时,与刘丽丽一家向来势同水火、针锋相对的刘佳娘恰好路过此处。
她远远地瞧见刘丽丽此刻正衣衫不整地躺在地上,原本姣好的面容因惊恐而显得苍白,头发也凌乱不堪。
见此情景,刘佳娘那张刻薄的脸上,立刻浮现出一抹嘲讽的笑容,那笑容仿佛在嘲笑刘丽丽的狼狈模样。
不仅如此,她那双狭长的眼睛里,还闪烁着充满恶意的光芒,宛如一条伺机而动的毒蛇,让人不寒而栗。
站在一旁的褚九月,无意间瞥见了刘佳娘的表情,心中不禁感到一阵无语。
她暗自思忖道:若是这刘佳娘知晓,此事与她的女儿有关联,不知是否还能这般在此处幸灾乐祸呢?
想到这里,褚九月无奈地摇了摇头。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个刺耳的声音:“哟呵,王大花啊!你瞧瞧你家这闺女刘丽丽,居然被人家年轻小伙儿从水里给救上来啦!啧啧啧,这都已经有了肌肤之亲,依我看呐,哪怕你再怎么不情愿把女儿嫁出去,恐怕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