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266章 引进欧洲毛纺织业的希望

第266章 引进欧洲毛纺织业的希望

申请更多的人过来,”

“但就像他之前的许多提议一样,总部的反应依然冷淡。”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突然话锋一转,

“不过你想要的钟表、毛纺、机械等方面的人才,”

“考克斯这几年一直在通过其他渠道帮你寻找,”

“比如我们在亚齐、万丹、望加锡等地的商馆,都可能有一些自由商人,”

“去年我去北大年的时候,就遇到过一个英格兰毛呢商人,曾表示过对永明城的兴趣。”

“考克斯这次去南洋,说不定就会把他拉到永明城来。”

“那真是太好了!”李国助欣喜地说道。

他一心想从欧洲引进毛纺织技术也是无奈之举。

明朝并非没有毛纺织业,可惜在整个产业链上都落后于同时期的欧洲。

原料获取及种类方面,

明朝毛纺织业的原料主要源于国内畜牧业的羊毛,

部分地区用羊绒,多为常见羊毛类型,

原料获取受地域及羊种等因素影响,种类相对集中。

欧洲畜牧业发达,英国、西班牙等地产出优质羊毛,

且原料种类更多,除常见羊毛外还涉及山羊绒、驼毛等。

生产工艺方面,

明朝普遍采用手工纺纱、织布工艺,依赖人力操作,

虽有特色织物组织与简单提花工艺,但效率低、创新慢。

染色用天然植物染料,色彩丰富度和牢度有限。

欧洲有技术革新,如水力漂洗坊、脚踏织机应用,提升了效率。

染色在探索新染料及工艺科学性上有进展,色彩更绚丽。

产品风格与用途方面,

明朝风格具中式传统图案,体现东方审美,注重厚实耐用,

多用于御寒衣物、生活用品,主要在国内流通,出口占比低。

欧洲风格带宗教、地域特色,多样化,轻薄厚重皆有,

用于服装及室内装饰,贸易频繁且随新航路开辟向世界输出。

产业规模与组织形式方面,

明朝多家庭作坊,分散且规模小,分工不够细致,工匠参与多环节工作。

欧洲形成集中的毛纺织业中心,产业链完整,

行会组织发挥作用,出现手工工场等资本主义萌芽形式。

所以要想毛纺织业成为南海边地公司的一大财源,就必须学习欧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