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给了他最后的宽容。
“你们毕竟君臣一场,老身知道你们有很深的情谊,老身对他们不会公开处刑,直接在狱中赐死他们,赏他们一个全尸,给他们留些颜面。
明天你就去看看他们吧,有什么想聊的就说开,反正是最后一面了,也算圆了你个情义。”
窦漪房说完,便在两个宫女的搀扶下离开了东宫。
东宫今天要腾出来打扫,窦漪房只能去另去寻住处了。
刘彻一直呆在原地,等打扫的宫女太监来了他也没有离开……
……
刘彻第二天去见了赵绾王臧最后一面,再送完二人最后一碗酒后,刘彻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牢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明白了。
窦漪房的一番话,对他的开导是很深的,让他学到了前所未有的驭人之术。
事实证明,人只有经历过后才会成长,有时候走些弯路并不是坏事。
对赵绾王臧,他只有最后的君臣情谊,不想再有过多的牵扯。
这件事情让他成长了,他将彻底抛弃自己的以往,正式进化为冷酷无情的君王。
这次变革失败,肯定不会只处置赵绾王臧二人,窦婴没有全力劝谏皇帝而遭窦漪房记恨,被免职罢了官;田蚡做的恶事被查了出来,本应判处斩立决,但念在他国舅的身份,改为革职罢官。
窦漪房最后还是留了些私心的,看在窦婴来回奔走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窦漪房让他带罪留任,立功赎罪。
而那些被刘彻新提拔上来的儒生,又都被窦漪房赶了下去,窦漪房是打心眼里不喜欢儒生的,她还是更倾向于道家的治国理念。
虽然新政被废除了,但初期实行的列侯就国政策还是被保留下来,那些被撵回封地的列侯,窦漪房没有再把他们弄回来。
一群老家伙仗着自己在朝着资历倚老卖老,窦漪房也早看不惯他们了,如今他们回去了,窦漪房自然没有把他们再喊回来的道理。
窦漪房知道自己看不住孙子,自己死了之后,他仍然会坚持重用儒家。
所以窦漪房干脆不强行安排朝廷官员了,提拔了一批中立的人来接空官职,这样既可以按照自己的理念治国,又可以保证自己死后孙子可以更好的夺权,一举两得。
……
喜欢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