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原本犹豫不决的学子们,看到皇上如此重视变革,也纷纷转变态度,积极支持新政。
国子监的守旧势力,开始逐渐瓦解。
然而,变革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虽然在国子监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但在民间私塾,变革的阻力却异常巨大。
许多私塾先生受到守旧派的影响,对新学嗤之以鼻,甚至公开抵制变革。
“皇上,民间私塾的情况不容乐观。”内务府总管李莲英躬身禀报,“许多私塾先生拒不接受新教材,甚至煽动学子闹事。”
载淳眉头紧锁国子监只是大清教育体系的一小部分,而民间私塾才是教育的根基。
如果不能改变民间私塾的现状,变革就无法真正推行下去。
“备辇,朕要亲自去看看。”载淳眼中闪过一丝坚毅的光芒,起身走向宫外。
宫门外,一辆朴素的马车早已等候多时……
车夫压低帽檐,恭敬地问道:“皇上,去哪家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