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指掌。
同治帝冷哼一声,不再理会他,转身对恭亲王奕?说道:“皇叔,天津港的事,就交给你去处理。务必保证人才按时出海!”
“臣遵旨!”奕?领命而去。
同治帝重新回到龙椅上坐下,目光深邃地望着殿外的天空,喃喃自语道:“人才出海,只是第一步……” 他顿了顿,语气坚定地说道,“朕要让那些阻碍大清进步的人,付出代价!”
与此同时,天津港口,一艘艘崭新的船只正缓缓驶入……
这些船只,正是同治帝暗中调集的亲信船队。
御书房内,同治帝展开一卷卷图纸,上面绘制着各种新式武器和机械……
他指着其中一幅图纸,对身边的李莲英说道:“把这东西拿给恭亲王看看……”
同治帝目光如炬,从案上拿起一叠奏折,掷于户部尚书脚下。
“你口口声声说西洋之术奇技淫巧,不足为道,那朕问你,这些是什么?”
户部尚书颤抖着捡起奏折,只看了一眼,脸色便瞬间煞白。
奏折上详细记载着洋务运动开展以来取得的各项成果:安庆内军械所试制的新式枪炮,性能远超旧式武器;江南制造总局生产的蒸汽机,已成功应用于轮船制造;福州船政局建造的军舰,也即将下水试航……
每一项成果都如同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打在他的脸上。
“这些,都是朕在‘奇技淫巧’的指导下取得的成果。”同治帝语气冰冷,“你还有什么话说?”
户部尚书汗如雨下,早已理屈词穷,只能跪地求饶:“皇上恕罪,臣……臣一时糊涂……”
“一时糊涂?”同治帝冷笑,“你阻挠人才出海,延误国家大事,分明是欺君之罪!来人,将他押入大牢,听候发落!”
侍卫上前,将瘫软在地的户部尚书拖了下去。
夜深了,养心殿内灯火通明。
同治帝站在窗前,望着远方,思绪万千。
人才出海学习,固然重要,但西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他想起临行前,工部尚书递交的一份密信,信中提到西洋各国对大清虎视眈眈,此行或许危机四伏……
“李莲英,”同治帝突然开口,“传朕口谕,密切关注出海学子动向,如有异常,立刻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