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子,激起千层浪。
江南富商,富甲一方,消息灵通,很快便得知了朝廷的困境和皇上的决心。
有人嗤之以鼻,认为这是朝廷无能的表现;有人犹豫观望,担心这只是一场空头支票;但也有人深明大义,被载淳的真诚和决心所感动。
苏州首富沈万三,率先响应号召,捐献白银一万两,并亲自前往京城面圣。
他的举动,如同一道惊雷,震动了整个江南商界。
随后,越来越多的富商纷纷慷慨解囊,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短短几日,募集到的资金远远超过了预期的五万两。
消息传回京城,载淳龙颜大悦,工地上更是欢声雷动。
李工匠带领工人们夜以继日地赶工,工程进度一日千里。
河道逐渐成型,曾经荒芜的土地也焕发出新的生机。
百姓们奔走相告,称颂着这位年轻的圣君。
然而,事情并非一帆风顺。
一些地方官员和乡绅,眼见自已无法从中牟利,便开始暗中使绊子。
他们散布谣言,煽动百姓闹事,企图阻挠工程的进行。
载淳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下令彻查,绝不姑息。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也暗流涌动。
一些守旧派大臣,对载淳的改革措施心存不满,他们联合起来,向慈禧太后进谗言,试图阻止载淳的行动。
慈禧太后虽然表面上支持载淳,但内心深处却对他的权力扩张感到担忧。
一天晚上,载淳正在批阅奏折,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皇上,太后懿旨,宣您即刻前往慈宁宫。”太监尖细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载淳放下手中的笔,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他起身,推开了书房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