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没有被韩礼部尚书的言辞所动摇。
他仔细地听着,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发出轻微的“哒哒”声,如同雨滴落在平静的湖面上,虽轻微却清晰可闻。
他心中却清楚,这不过是守旧势力又一次的垂死挣扎。
周教育官员站在朝堂的角落里,焦急地搓着双手,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看着载淳平静的表情,心中更加担忧,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他想要开口辩驳,却又苦于没有反驳的依据,只能干着急。
“韩尚书所言,朕已知晓。”载淳的声音平静而有力,如同定海神针般稳住了朝堂上的骚动。
他缓缓说道:“新科举乃强国之基,花费些许银两,又何足挂齿?朕已拟定方案,可从各地富绅处筹集资金,并由朝廷补贴一部分,如此,既可推行新政,又不会动摇国本。”
韩礼部尚书闻言,脸色骤变,他没想到载淳竟然早已准备好了应对之策。
他愤怒地攥紧拳头,指甲深深地嵌入手掌之中,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已的计划落空。
其他守旧官员也纷纷将不满的目光投向韩礼部尚书,
富察氏站在后殿,远远地望着朝堂上的情景,她紧紧地握住手中的丝帕,激动得呼吸都有些急促,她为载淳的聪慧和果敢感到无比的骄傲。
虽然暂时挫败了守旧势力的阴谋,但载淳心中依然有些隐忧。
他站在紫禁城的高处,眺望着远方,眼神深邃而悠远,像是在凝视着遥远的未来。
微风拂过他的脸庞,带着一丝寒意,如同他此刻的心情。
他知道,这仅仅只是开始,新科举制度的推行,绝不会一帆风顺。
富察氏走到载淳身旁,温柔地将一件披风搭在他的肩上,眼神中充满了担忧:“皇上,您在想什么?”
载淳没有回答,只是看着远方,许久,他才轻轻地说了一句:“全面推行新科举制度,看来,还有一场硬仗要打……”他转身向殿内走去,身影没入黑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