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她痛苦时陪伴她的伙伴,还有那个没有院墙的校园,还有隔壁高木匠家早起的拉大锯锯木头声音。
曾经很多次想要逃离这里,静儿对于北京也是很向往的,要离开这里了她有些舍不得。她不知道留恋什么,回忆成长的经历,在这里快乐没有痛苦多,可能是不舍那些在她痛苦时陪伴她的伙伴,还有那个没有院墙的校园,还有隔壁高木匠家早起的拉大锯锯木头声音。曾经很多次想要逃离这里,现在却有些依依不舍。
她整理些自己的东西,把自己小学的学习课本整理整理,她想送给同龄的芳妮,芳妮已经上了一年级,马上二年级了,在班里年龄最大和妹妹乔乔是同学。雯雯和释超释杰的课本,已经够乔乔看的了,所以她就没给妹妹留着。
静儿坐在自己的小书桌前,轻轻地翻动着那些熟悉的课本。每一页都承载着她的回忆,每一次考试的痕迹、每一次老师的批注,都让她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些课本,见证了她的成长,也见证了她的努力。
她小心翼翼地将课本装进一个旧书包里,准备送给芳妮。静儿抱着装满课本的旧书包来到芳妮家。芳妮正在院子里喂小鸡,看到静儿来了,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静儿笑着把书包递给芳妮,说:“这些课本送给你啦,里面可有好多有用的东西呢。”芳妮开心地接过书包,迫不及待地打开翻看。
这时,芳妮的妈妈从屋里走出来,热情地招呼静儿进屋坐。她端出从大铁锅刚煮好的红薯,分给静儿吃。静儿咬了一口红薯,那种香甜在口腔散开,熟悉的味道让她不禁感慨。
芳妮翻着课本,指着上面一处静儿画的小花问:“看到牡丹花这是你画的呀?真好看。”静儿点点头,开始给芳妮讲起当时画画的情景。芳妮听得津津有味,眼神里满是崇拜。
芳妮一直羡慕静儿能够按时上学,接受良好的教育。静儿家虽然姊妹多,但父母一直坚持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而芳妮则不同,她只能在大哥毕业工作后才有机会上学。芳妮的娘总是说,等哥哥结婚有了孩子,芳妮就要去北京帮忙照顾孩子。这让芳妮心里充满了担忧和不安,她害怕自己的未来被束缚在家庭中,失去追求梦想的机会。
芳妮的哥哥在北京的水利设计院工作,虽然工作稳定,但分房子的级别不够,生活也有不少压力。芳妮的未来嫂子在工商银行工作,这是刚成立的新银行,嫂子很幸运地赶上了好时机。芳妮虽然为嫂子感到高兴,但心里也有些复杂,她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