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隆兴帝时期的勋贵重臣的个人传记录中对于这一时期他们行为的描述几乎没有。
反而是元泰七年,元泰帝在出巡会盟蒙古诸部,却遭到九边军镇将领率部哗变、史称“藩军之乱”的事件后,回京对恭禧皇后的谈话中讲到——帝愀然谓之曰:\"九边藩军之祸,肇于勋贵之党。国朝施政稍拂其意,辄假兵戈以胁朝廷。祖宗朝已然,天下咸知之。今诸军哗变,朕目击其状,忧心如焚。若不除兹蠹,恐三代君威不振,祸延子孙,天下阽危,生民涂炭。朕虽在位,何以堪之?\"
这段话的关键在于“祖宗朝已然,天下咸知之。今诸军哗变,朕目击其状”。
祖宗朝指的是嘉祥、隆兴两代,嘉祥帝的故事很简单,而隆兴帝时期这样的故事则是没有的。从隆兴帝时期的史书来看,这是位文治武功都达到帝王功业鼎峰的明君。
而藩军之乱则是元泰一朝在彻底解决了准噶尔之患后,通过对蒙古秩序的控制,减轻了边地的军事压力后,企图裁撤藩镇导致的兵变。
此次兵变的影响极其恶劣,护卫元泰帝的京营部队死伤万余,文臣侍从、勋贵将领死伤百余人,其中地位最高的是当时担任越骑院主官的祁阳侯萧愈,其战死。
这是春秋社十三人中第二个离世的人。
指挥平叛的将领是当时担任军机都督、爵位还是郢城侯的贾琏,其下令参与叛乱的祸首一律斩首,其指挥的京营部队汇合陕甘总督苏疾率领的陕甘劲旅,剿灭了叛军。
而直接在兵乱中战死的就达到五万余人,被牵连而抄家流放的人家有四五万众,这是自天佑帝一统天下以来最为严重的兵乱,也是百年间第一大案。
而元泰帝却在同皇后的对话中指出,其父隆兴帝时期也有这样的事件,这是难以置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