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手指微抬,摆弄下裙摆,见到贾琅说回神京要将自已娶了,心里有些莫名滋味。
但说娶自已时,还要教训尤大奶奶,真不要脸!果然男人都是一个样,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还没答应他呢,又想着别人家的。
一看就是个登徒子!待到他来秦家,可是要给个教训。
想到那种画面,秦可卿脸上悄然浮现出红晕,怎么能想这些东西呢,自已可是没出过闺房。
“姑娘,您这是又哪里不舒服?”见自家姑娘满脸红晕,瑞珠贴心问。
秦可卿抬了下皓白玉臂,道:“哪有什么不舒服,只是想到些事情,我身体可是健康的很。”
瑞珠疑惑看了眼她,“我怎么看您脸色通红,难道是这屋内的炉火太旺?我去给熄灭些。”
说完话,瑞珠就朝着火盆走去,虽说她没感觉到热,但姑娘脸色发红,应该是太热。
见瑞珠这样,秦可卿哭笑不得,这算是个什么事儿,可真会猜。
将来要是嫁给贾琅,瑞珠这妮子可以带走。
想到这,秦可卿脸色更红,谁打算嫁给贾琅那个登徒子!
待到瑞珠将火盆熄灭些,整个房间温度下降几分,秦可卿感觉到凉意,但又不好意思让瑞珠加碳,下意识蜷缩下身子,让自已不那么狼狈。
等了许久,发现日记不再更新,她有些失望,猜测贾琅可能有其他事情。
将瑞珠赶出房间,便上床睡觉。
......
金銮殿内,内阁首辅张载与隆武帝对坐。
张载首先开口,“陛下,大同府的粮食已经筹措完毕,只需陛下一声令下,便可送往边疆。”
隆武帝喝了口茶水,道:“大同府百姓如何?强行征调这批粮食,怕是引起不小的风波吧。”
张载捋了下胡子,“风波倒是有些,但都已被当地巡抚摆平,为了大周江山安稳只能牺牲大同府百姓,相信他们会理解的。再苦一苦百姓,天下骂名我来担。”
张载大意凛然,脸上露出苦闷。
现在大同府百姓已经将他这个当朝首辅的八辈子祖宗都骂遍,本就是艰难的大同府百姓,又因这次征粮更加艰难,几乎到了食不果腹的地步。
隆武帝满脸愧疚的对张载说道:“大周有首辅,真乃大周之福,百姓之福。等到边疆战火平定,朕亲自为首辅正名。”
张载起身鞠躬,“微臣必为大周死而后已!”
远处的蜡烛见证了这一场君臣合奏,但窗外的寒风却吹遍了大同府百姓。
等到张载走后,隆武帝站在窗前遥望太极宫方向,真是有些舍不得玉阳,但没办法。
这是身为皇家子女的使命,如今整个皇家公主中,只有玉阳适龄,只能将她当成议和的筹码,希望能平定这场边疆之祸。
虽心有不甘,但又毫无办法!
隆武帝抱着愧疚心情朝太极宫走去,他需要提前与颜皇后商议一番。
太极宫内。
颜皇后满头愁容,这几日朝野上流传的消息几乎都是议和。
玉阳公主的呼声越来越高,这让她感到非常不安。
虽然陛下不开口,她也已经猜测到大概,这是打算让玉阳公主去和亲。
身为皇后,也无法阻止。
“陛下驾到!”一声太监高呼,打破了颜皇后的思绪。
她赶忙起身迎接陛下。
隆武帝已年过半百,加上常年被国事缠身,已没有精力亲临后宫。
今日亲自过来,必定有事情,颜皇后也猜了个大概。
两人坐下后,隆武帝与颜皇后并肩坐在椅子上,“玉阳今日没在你这里?”
颜皇后微微一笑,道:“玉阳今日在她自已寝宫睡,没来这里,陛下找她有什么事儿?”
隆武帝说道:“边疆战事焦灼,而大周国内天灾不断,朝野提议与蛮族议和,岁币已筹措,但缺一和亲人选,忠顺亲王提议由玉阳前往。”
听到这话,颜皇后手中的茶杯啪嗒一声落在地上,她神色悲伤的问:“陛下,就不能换个人吗?玉阳自小在宫中长大,怎能去那种塞外蛮荒之地。”
隆武帝摇头,道:“皇室宗亲中,只有玉阳的身份最为合适,朕也不想让这孩子去,但为了大周江山稳固,只能她前往。”
颜皇后俏丽的娇颜煞白,嘴唇微动,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
想为女儿玉阳公主争取,但又不知用什么语言开口,最后两行清泪自眼角滑落,惋惜女儿的遭遇,若她不是生在帝王家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