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贾元春出现的那一刻,贾母尚未反应过来,这个一直存在于记忆中的大孙女面容早已淡去,甚至她都想不起来还有贾元春这个人。
王夫人面容激动,眼眸中隐隐含有泪水,却没有说话,呆呆的望着女儿。
几年不见,女儿有些瘦了,想来在宫中吃的不是很好,但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呢?她一脸疑问。
“你是大丫头?”贾母有些不可置信的问。
贾元春点头。
而后贾母继续开口,“你不是在宫中,为何会出现在这里,莫非你在宫中得了贵妃,陛下让你过来省亲?”
贾元春摇头,不知该怎么说,用求助的眼神看着贾琅。
贾琅会意,缓缓开口说道:“自从得知大姐姐一直在宫中受苦,我便寝食难安,今日得了机会,这才向陛下求了情,把大姐姐接出宫来。”
得知事情的前因后果,贾母起身抱着贾元春抹眼泪,“孩子,这些年你在皇宫中受苦了,都是我对不起你。若不是当初送你进宫,也受不得这样的罪!”
贾元春的情绪波动也很大,一想到这数十年的宫闱生活,便黯然神伤,不过现在都已经过去了,她总算不用待在皇宫中受苦,一切都要感谢贾琅。
忽然想起,到底该怎么感谢琅弟呢。
“老祖宗莫要哭了,孙女在皇宫中过得很好,也算是上天有幸,这才让我重新回到这里。”贾元春掩饰了心中的感伤又对着贾母安慰。
“好孩子!好孩子!以后荣国府就是你的家!”贾母拍了拍贾元春的肩膀说道。
而后贾母拉着贾元春来到众人面前介绍,“这是你大嫂子李纨,你应当是认得的。”
贾元春朝着李纨说了声大嫂子,李纨淡定点头,而后说了几句话。
而后又一一给贾元春介绍了荣禧堂其他人,贾元春感慨时间过得真快,这些弟弟妹妹都长大了。
就连琅弟都已经成了忠勇伯,封了爵位,甚至马上就要娶亲。
说完话后,贾元春来到王夫人面前磕了个头,“母亲大人,女儿这几年未侍奉您左右,还请恕罪。”
王夫人手捻佛珠,轻轻点了点头,但从颤抖的手就能看出,她此刻的心情也不是很平稳。
待众人落座后,贾母轻声对着贾元春问道:“元春丫头,不知你今后有什么打算?你也算是个大姑娘,过几日我让人给你说门亲事,也好出去好好享福。”
听到这话,贾元春微微皱眉,想不到自已刚回到府上,却要面对这样的问题。
而且还是老祖宗亲自过问。
她转头看了眼贾琅,而后开口,“孙女刚刚从宫中出来,还是过段时间吧,倒是要好好适应下。”
被贾元春拒绝,贾母也没有恼,又乐呵呵与其聊天。
她想埋怨贾元春丢了一条富贵的路,但又没说出口,只因贾琅在眼前,这小子也不是什么善茬,万一让自已下不来台,在小辈面前丢人总是不好看的。
环视一周,贾元春疑惑的问道:“怎么没见宝玉?”
王夫人缓缓开口说道:“宝玉今日去上族学倒是还没回来,估摸着时辰也快到了。”
刚说完话,贾宝玉的身影出现在荣禧堂外。
一进荣禧堂,贾宝玉便发现里面多了个大姐姐,好似是在哪见过。
“老祖宗,这是哪位大姐姐?”贾宝玉小跑到贾母身旁问道。
贾母给贾宝玉拿下头顶的毡帽,“这是你元春姐姐,你倒是忘了,我看是最近疯玩,把功课都落下了。”
元春姐姐?
贾宝玉好似是有些记忆,只是记得元春姐姐不是在宫中吗?
为何会出现在荣禧堂?
贾宝玉没有拐弯抹角的走到贾元春面前,“大姐姐,听说你不是在宫中,莫非你是当上了贵妃?那我以后就是贵妃弟弟了。”
童言童语的话终究被贾宝玉说出来,这让贾元春心中有些伤心。
自已好不容易出了宫,亲弟弟不但没恭喜,倒还埋怨没有当上贵妃,想来这就是荣国府的人情吧。
见到贾元春有些窘迫,贾琅起身解围,他一把揪住贾宝玉,“大人的事儿,小孩子家家不要掺和。”
还想出手将贾宝玉揪起,但这小子溜的贼快,迅速跑到了贾母身后。
上次贾琅给贾宝玉幼小的心灵留下难以磨灭的创伤,可是把他吓得够呛。
所以遇到贾琅,他是能躲就躲。
贾母不愿宝贝孙子出丑,于是对着王熙凤吩咐道:“凤丫头,你去将以前元春丫头住的院子收拾出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