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三说:“看来这胡仁雄是一个阴险小人。不过这种人格局不大,倒也不足为虑。”
王伟玲说:“李玉平和任桂平离开之后,他身边最重要的帮手便是夏三科了。夏三科不是胡仁雄的三十六结义中的兄弟,不过夏三科和胡仁雄都是在日本帝国陆军学院毕业的。虽然他们相差好几届,但也算是校友吧!胡仁雄见自已的拜把兄弟不可靠,便依靠了这个校友。胡仁雄手下有五万人,这五万人却分成了五个军。在吴哲省的五个地区,东山地区,西川地区,南丘地区,北岭地区,中州地区分别驻守一军。不过这五支军队,军力分布也不均。驻东山地区的第一军有两万多人,驻西川地区的第二军有一万五千多人,驻站南丘地区的第三军有五千多人,驻扎北岭地区的第四军有三千多人,驻扎中州地区的第五军有七千多人。以前胡仁雄的所有部队都在李玉平和任桂平手里,后来他们离开后胡仁雄才重新组建了这五个军。其中第一军、第二军、第五军都是在夏三科手里组建的。这三个军的核心领导都是夏三科的心腹之人。第一军的军长是夏三科的四弟夏四科,第一军的参谋长是夏三科的五弟夏小科。不过日本人打过来东山地区沦陷,吴哲省的第一军也投降了日本人现在他们都成了汉奸。现在夏三科的四弟是日伪军东山地区的警备司令。夏小科是副司令。驻守西川地区的第二军军长是夏三科的小舅子任武平。副军长是任武平的表弟王剑。驻守中州地区的第五军军长是夏三科的发小何健。虽然说夏三科只是战区的参谋长,可是这三个军实际上就归夏三科指挥,他是这三个军的灵魂,虽然说现在东山地区沦陷,第一军投降日本人。但是就单单这第二军和第五军也足占胡仁雄军队的一多半。这夏三科实际上是吴哲军中的第二把手。”
郝三问:“那其他两支军队的情况呢?”
王伟玲说:“这驻守南丘地区的第三军其实是任桂平手下的一个团,胡仁雄组建军队的时候不是喜欢在一个军中安排一个和军长不和的人当师长吗?不过他不敢在任桂平军中安排和任桂平不和的人当师长,所以就安排了一个和任桂平不和的人王成明当团长。后来任桂平离开吴哲省后,就把这个团留下驻守。后来这个团就发展成了一个军。驻守北岭地区的第四军其实也是李玉平走的时候留守的部队,当时的编制是一个旅,后来也发展成了一个军了,他的军长是赵明辉。当然了这个赵明辉也是和李玉平不对付的人。”
郝三说:“这么看来这夏三科,赵明辉,王成明和胡仁雄的关系倒是有些微妙了。”
王伟玲说:“表面上看他们都是胡仁雄的部下,其实各怀鬼胎,没有真心拥护胡仁雄的。不过他们却都不敢造反,毕竟胡仁雄和委员长是拜把兄弟。”
郝三说:“拜把兄弟也是无根草。”
王伟玲说:“胡仁雄是非常善于搞平衡的,这不日本人打过来了,占领了东山地区。他抵挡不住,就求委员长派兵。后来委员长就派新一军来了。新一军一来军长王中平和副军长高巨才就带领部队去了前线,结果在半路上被日本人伏击,军长王中平战死,副军长高巨才带着两个旅的人逃了回来。后来便驻扎在了省城中州。这新一军可是有四万多人的主力队,虽然只留下两个旅,但是却还有八千多人。在中州城内它可比胡仁雄的第五军人马多,再加上新一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力可是非吴哲军可比。他们还有一个炮团。你要是领导了这新一军,那在中州城内,可比胡仁雄的实力大多了。”
郝三说:“可是我听说这个高巨才是一个很狂妄的人,他又是我的学长,再说了,他在新一军里呆了这么长时间了,他有根基,我去了,他不听我的怎么办?”
王伟玲一笑说:“对于高巨才这个好办,虽然他很狂傲,他谁也不服,但是高巨才却有把柄在我手里,只要我帮你,我敢保证他会服服帖帖的对待你。”
郝三问:“我的这个学长,什么把柄落到你手里了,你能不能提前透露一点。”
王伟玲听了这话,倒是脸一红说:“这个嘛!我还是不告诉你的好,因为这就能用一次,如果你用了之后这个把柄就失效了。不在你危机的时候,我是不会轻易告诉你的。”
郝三说:“好了,那我就不问了,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你可真是我的贤内助啊!”
王伟玲抬头看了看郝三,她的眼睛看着郝三的眼睛,似乎有些生气的说:“郝司令,你可不要乱说,谁是你贤内助了,我可是你的下属,你可不许和我调情。”
郝三说:“军规中是否规定和下属调情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王伟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