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荣也只能胡乱回答一气了。
陆秀夫听了,激动非常:“这是天不亡我大宋,你是神仙附体呀!”
“快说说,神仙还告诉你什么了?”
众人听了,都瞪大眼睛望着陆荣。
陆荣心想,南宋君臣三年来被元军追得狼狈不堪,犹如雨打浮萍,如今已经是处于崩溃的边缘。
张世杰不是不知道把战船用铁链连起来就失去了机动性,而是无奈之举。
如果不用铁链连起来,不知道有多少人驾船逃跑投降!
现在最关键的就是让他们恢复信心。
恢复信心最有效的莫过于假托神明。
“禀皇上,陆丞相,张元帅,神仙告诉我,我大宋命不该绝,还有三百年的国运!”
“啊,真的!是真的吗?”
众人脸上全都激动无比,就如濒死的人突然有人告诉他有了救命药!
“禀皇上,神明还告诉我了此战的胜利之法。”
“啊,真的?陆荣哥哥,你快说来听听。”小皇上对陆荣十分信任。
“神明说此战胜利之法就是诱敌深入,聚而歼之!只是小人才疏学浅,不解是何意思,还请皇上和诸位大人参详。”
陆荣会知道,世上最难的就是两件事,一件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已的口袋,另外一件就是把自已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
既然如此,自已只需点下题目,让他们自已去部署兵力。
“诱敌深入,聚而歼之,好呀,陆爱卿,张爱卿,你们看我们该如何才能做到呀?”
小皇上也是非常聪慧,几年漂泊不定的生活让他有点早熟,知道自已的命运当前只有靠陆秀夫和张世杰,对了,还有陆荣。
陆、张二人听了陆荣的话,十分吃惊,这两句话深得兵法之要,也符合当前的形势。
元军根本不把南宋放在眼里,如此轻敌,就有了诱敌深入的基础!
现在南宋军民有二十万之众,元军只有二万人,有兵力优势,就有了聚而歼之的条件!
当初自已一心和元军硬碰硬,决一死战,就是自已悲观失望没有了信心!
厌倦了逃亡生活,只想不管死活,快点结束这一切!
张世杰十几岁就当兵,虽然后世评价他不是良将,但毕竟是一刀一枪杀出来的,基本军事素养还是有的。
既然诱敌深入,那就要佯装主动出击,把敌人引入崖门。
崖门确实是一个打埋伏的好地方。
崖山屹立于大海之中,南北纵横二百多里,东西两条长山之间对峙,下面夹着海水,地势非常适合打埋伏。
如今陆荣的提示,对他如醍醐灌顶,不觉精神大振!
“明日我军当派小股战船主动出击,和敌人接战后,边战边退,将敌船引入崖门海面。”
“当敌人进入崖门海面,我埋伏之兵尽出,堵住南北出海口,来个瓮中捉鳖!”
君臣听了,不禁大喜,齐齐夸赞:“张元帅真乃我大宋栋梁!”
陆荣听了,也十分惊喜。
史书上说张世杰非常执拗,别人劝说的话很难听得进去。
没想到今天竟然轻易转变了。
实际上这完全得益于他假托神明,同时又没有把话说尽,给了张世杰发挥的余地。
如果他直接否决一个统帅的部署,那统帅为了自已的脸面和权威,直接就会无视。
“元帅真是神机妙算,让小人钦佩至极!”
陆荣这不是拍马屁,重要的是鼓励这群落魄至极的君臣,让他们恢复信心。
“小人还有一事相请。”
“陆荣哥哥请说。”
“小人今天晚上愿去元军大营,救出文丞相!”
元军前不久俘虏了文天祥,现在就被张弘范囚禁在军营。
文天祥传唱千古的过零丁洋,就是张弘范让他修书给张世杰,文天祥写了此诗言志: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张弘范看了之后,不禁感叹“好人,好诗!” 放弃了让文天祥劝降的想法。
南宋君臣知道文天祥就在元军大营里,但张弘范乃当世名将,防范严密,去救文天祥,无异于虎口拔牙!
众人不由得面面相觑,这陆荣年轻气盛,口气未免太大了!
“小将军勇气可嘉,只是这一去犹如以卵击石,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