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率军攻下肇庆和德庆后,为尽量靠近前线,驻扎在德庆府,每天操练军士,厉兵秣马!
忽一日,哨兵来报,兴宋王陆荣的信使求见!
文天祥忙请信使来见,原来是把防守交于苏刘义将军,让他速速进都(广州定为临时都城),有要事相商!
文天祥急忙把防务交给苏刘义,安排一番后,匆匆出发。
对于这次大胜,文天祥心情非常振奋,从崖山海战取得胜利,他就知道陆荣不是凡人!
当初镇南王亲征新会,他内心还是非常担心的,毕竟新会城太小了!
元军战力强悍,恐怕很难撑到第十日!
但是陆荣做到了!
最终里外夹攻,大败镇南王!
把元军赶出了广东!
看来想复国,必须以陆荣马首是瞻!
唯一遗憾就是陆荣和太后拉拉扯扯,不清不白!
只是二人俊男靓女,互相倾慕也在常理之中!
谁不是从年轻过来的?理解!理解!
这乃是人性使然,自已不是迂腐之辈!
现在大宋还很弱小,危机四伏,要看大义,不要拘于小节!
文天祥策马疾奔,天黑时到了广州,他不敢停歇,直奔兴宋王府!
到了王府,陆荣见他素衣化缁,风尘仆仆!
心中钦佩他为国家为民族忠心耿耿!不计较个人得失!
他本是南宋行朝的第一丞相,亲自征兵讨元,虽被俘,但是为国家为民族的忠心不变!
陆荣忙命下人打来一盆水,让文丞相洗漱。
文丞相简单洗漱完毕,落座后,急忙问道:“王爷,不知这次征召文某所为何事?”
听文天祥口称王爷,陆荣禁不住脸上一红,“文丞相,你大我许多,不必如此称呼!”
文丞相拱手说道:“我大宋本来在崖山就要全军覆亡,是王爷出手挽救,大宋才有今日之形势。
对大宋恩同再造,我称呼一声王爷非常应该!”
陆荣谦虚地说道,“文丞相,你我以后弟兄相称即可,不必拘泥于礼节!”
文天祥一听心中甚是舒畅,暗赞陆荣不是浮夸之人,嘴上又客气一番!
陆荣施礼道:“陆某有一事求教文丞相,我大宋要想战败元朝,需要靠何人之力?”
文天祥心想,你这是要考我啊。
遂假装沉思,然后郑重说道,要拯救大宋,必须要靠陆元帅!
陆荣心说,文丞相绝不是书呆子!这马屁拍得舒服!
忙摆手道:“文丞相,我浑身是铁,能打几颗钉?我是真心向您讨教,这是我大宋能复国的关键所在!”
文天祥见陆荣态度诚恳,遂正色说道:“陆兄弟,要救国图存,既需你我为官之辈,也需要黎民百姓!”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只有人人不畏死,方能救国家民族于水火之中!”
陆荣大喜道:“文兄,你我英雄所见略同,此次让文兄来,就是我要把唤醒大宋黎民百姓的重担交于文兄,让大宋境内每一个百姓都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文天祥心中一凛:“陆兄弟,你这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实在是说出了我的心声!我苦苦寻找救国之道,却总是雾里看花,您这一句如醍醐灌顶,点醒了梦中人!”
陆荣心想,这句我是借别人的话,给你说是清朝顾炎武之语,你也不明白。
当下说道:“文丞相谬赞,百姓黎民质朴忠义,他们隐藏着无穷的力量!
要复兴大宋,就要把农民组织起来,破除一团散沙之状,这事不做第二人设想,非得文丞相亲自承担不可!”
文天祥听了似懂非懂,有点疑惑:“陆兄弟,如何把农民组织起来,村里不是有保长吗?”
陆荣摇头道:“多少年来,农村就是依靠家族组织在一起,族长常常为了家族利益,背叛国家利益,我们把农民组织起来,就是要打破这个枷锁!”
文天祥拱手道,愿闻其详!
陆荣微微一笑,文丞相,“你到农村去宣传,到了以后不要找保长,而是要找赤贫之农户,成立兴国会。
凡是赞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口号的,皆可加入!
会长就由赤贫农民担任,可以成立农村武装,帮助他们训练,到时候是一个天大的力量!”
文天祥皱皱眉,我大宋三百年来,可是不允许民间武装存在的!
陆荣听了,不觉感叹,三百年来重文轻武,以金钱求生存的观念该改一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