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砂糖脱色,最初用的就是黄泥。
先将蔗汁加热蒸发,浓缩到黏稠状态,然后倒入一个事先用稻草封住其下口的斗状的瓦钵中。
把瓦钵架在锅上,糖浆上面用黄泥饼均匀压上。
黄泥一点点地渗入糖浆中,吸附了其中的各种有色物质并缓缓下沉到钵的底部。
拔出塞草,泥浆便又随着糖蜜逐滴落入下面的瓮、锅中。
脱色就是这样完成的。
钵中上层部分便成为上等白糖了,瓦钵底部的仍为黑褐色糖。
但是这种工艺不适合工厂化生产,效率太低了。
陆荣决定进行改进工艺。
改进的办法就是做数十个巨大的铁锅,然后将铁锅架起来,锅的底部有放水的出口,平时是堵着的。
把高浓度糖浆液体倒入铁锅之内,然后加入黄泥充分搅拌,杂色物质就会吸附在黄泥之上,沉淀后通过放水管口把黄泥水排出。
这样反复用黄泥洗红糖之后,红糖里的杂色物质就全部被黄泥吸附之后排走,里面剩下的就全部是白糖。
再用清水反复清洗白糖,就会将里面的泥沙洗净得到纯粹的白糖。
当然,排走的黄泥和水里面也都含有糖分。
陆荣又让人造了一个超大的铁锅,把泥水和糖水全部排到里面,在烧开锅蒸发水分。
这样就回收了很多糖分减少了浪费。
然后在回到第一个工序继续加工。
糖厂建得很快,看到白花花的白糖,犹如看到了白花花的银子!
狱卒第二天告诉吕信,他已经把信送到,感谢吕信让他得到了一千两白银。
还告诉吕信,有需要帮助的还要找她,希望还能挣一笔!
吕信自信的对张硅道,“兄长,耐心等一等,我父亲定会找人来救我们!”
但是一直等了两日,始终没有人来,张硅不由得心中焦躁起来,“为何没有人来见吕信,难道自已真的要把牢底坐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