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流言岂不是让宋朝上下失和,小皇上听说后岂不是要对自已怀恨在心!
二苏兄弟见陆荣气色不好,忙小心翼翼得说道,“王爷,所幸这帮奸细刚到广东就被我们发现,只因他们到处散布流言,不事生产,却有大把的银钱,被我们早早怀疑。
他们只来得及给周边百姓散布了几次,就被我们全部抓获,据他们交代,这是镇南王身边道士孤寒子献出的计策!”
陆荣心下稍安,“元朝的奸细不只是这一批!谣言有很大的杀伤力,如果因此造成君臣失和,我们就会不战自败!”
二苏兄弟连连点头,“王爷,我们还发现在文人和商人之中有人散布投降论调。”
陆荣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对文人和商人的德性太了解了。
文人一心要做人上人,商人从来重利轻德!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为读书人!
历史上已经多有证明,绝对不能大意,重蹈故人覆辙!
陆荣思索良久,对这两种人要有个万全之策!
“这两种人都是随风草,他们私下议论倒也无妨,搞不出什么幺蛾子!但绝对不能让他们向平民百姓散布投降论调,如果他们有此行为,要严惩不贷!”
二人忙拱手遵命!
陆荣发觉自已刚才气得有点失态,自已一个大男人,外人怎么议论都无所谓。
但自已和太后的爱情被说成勾搭成奸,把太后说得如此不堪,心里非常气愤!
敌人的目的就是制造混乱。
当下陆荣整理好心情。
把准备让二苏跟随自已去大都刺杀南宋叛臣降将的计划告诉了二人。
二人听了之后十分激动!
眼睛恨不得瞪出血来!
“王爷,这些叛臣降将真的是把国家给害苦了!我们父子三人每说起此事,常常恨不得把这些汉奸剥皮挫骨!
如果不是汉奸们的投降背叛行为,国家何至于此!
他们不仅自已投降元朝,还招降纳叛!很多城池不做抵抗就投降了。
这些汉奸死一千次也不足以赎他们的罪行!
如果刺杀这些汉奸,我兄弟二人愿意身先士卒!”
陆荣知道他们太痛恨汉奸了!
这些汉奸害起自已的同胞,比敌人残忍多了。
陆荣心中也是十分憎恶这些汉奸!
“二位将军,我虽然也了解一些叛臣降将,但是不如你们知道得详细,我想让你们制定一个汉奸名单,按照罪恶依次排名,先刺杀罪大恶极的汉奸!”
二苏听了,不假思索,齐声道,“罪大恶极的首当刘整、吕文焕、范文虎和蒲寿庚!无耻的首当留梦炎!”
这几个都是史上著名的汉奸。
那时尽管民风文弱,但当时将士们大都很有骨气,正是凭着这口气,才以半壁江山,硬撼当时令整个世界闻风丧胆的蒙古铁骑达半个世纪之久。
蒙古军扫灭欧亚大陆诸国,向来是速战速决,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只有在灭宋时步履维艰,还赔上了大汗蒙哥的性命。
在刘整投降以后,形势出现了变化。
刘整生于1212年,字武仲,邓州穰城人,宋末元初著名将领,元朝水军的创始人之一。
刘整乃宋朝名将,因吕文德嫉妒他的才能,屡次陷害他,遂降元,提出“欲灭南宋,先取襄阳”的战略。
为攻取襄阳,他为元朝训练出彪悍的水军,以至于宋军在水战方面屡屡失利,最大的优势化为乌有!
(刘整死于1275年,小说情节需要,虚构其还活着,请理解。)
吕文德乃是宋朝名将,只是妒贤嫉能,不能重用刘整,遂有襄阳之祸!
1263年七月,刘整向忽必烈献计,在襄阳城外设置榷场,以掩护其军事行动。
榷场就是交界地区设的互市市场。
蒙古人向吕文德行贿,吕文德就答应了。
于是蒙古人借机筑土墙于鹿门山,外通“互市”,内筑堡壁,以阻宋南、北之援。
就这样把襄阳内外不通被围困起来了。
吕文焕也是宋朝名将,他坚守襄阳六年,宋朝多次派人救援,皆不成功,最终于1273年投敌。
世人称“吕生(吕文焕)世握兵柄,兄弟子侄布满台阁,宋君臣之孰贤孰愚,宋河山城郭之何瑕何坚,宋兵民之多寡虚实,宋兵刑政之得失巧拙,不为不知。”
1274年,他跟随伯颜征讨南宋,招降沿江州郡,陷沙洋、新城、鄂州等城。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