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穿越复兴大宋先娶寡妇皇太后 > 第152 章 诛杀蒲寿庚

第152 章 诛杀蒲寿庚

当木棉花落满广州城时,陆荣的青玉笏板叩响了慈元殿的金砖。

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杨太后凤冠上那颗硕大的南海珍珠,珍珠随着她的呼吸微微颤动,仿佛在诉说着某种不安。

她展开忽必烈亲征漠北的密报,纸角还沾着八百里加急换马时的汗渍,墨迹未干的字迹在烛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哀家准了。"杨太后的声音低沉而坚定,鎏金护甲划过舆图上蜿蜒的黄河,指尖停在开封府的位置,"

但你要带她们同去。"她的目光扫过殿内众人,最终落在殿外。忽起惊雷,雨幕中十二位宫装女子踏着湿滑的石阶鱼贯而入,衣袂飘飘,宛如天女下凡。

皇妃手捧星盘,盘中的铜针微微颤动,指向北方;太子妃执兵符,符上刻着"镇国"二字,金光熠熠;

张小姐手握《武经总要》,书页间夹着一张泛黄的潮汐图;陆小姐持倭刀,刀鞘上镶嵌着琉球黑曜石,寒光逼人;

茵茵公主怀抱药典,典中记载着岭南百草与日本毒术;云彩公主展开海图,图上标注着从广州到临安的每一处暗礁与潮汐;

胭脂托着盛满琉球黑砂的火龙出水引信盒,盒中硫磺的气息隐隐透出,令人心悸。

陆荣的目光在十二位女子身上一一扫过,心中暗自盘算。

他知道,这些女子不仅是他的助力,更是他的责任。

北伐之路凶险万分,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太后,"陆荣躬身行礼,"臣定不负所托。"

杨太后微微颔首,目光深邃:"此去北伐,非为杀人,而为诛心。

你要记住,光复河山,不仅靠刀剑,更要靠人心。" 殿外雷声滚滚,雨势渐大。

陆荣转身走出慈元殿,十二位女子紧随其后。

雨幕中,他们的身影渐渐模糊,唯有那鎏金护甲与南海珍珠的光芒,在黑暗中闪烁。

三月十八,广州城外的虎门炮台上,二十万大军列阵待发。

木棉树的花瓣随风飘落,落在士兵的肩头,仿佛为这场誓师增添了几分肃穆。

陆荣身着玄铁甲,甲胄上反射着火龙出水的冷光,宛如一尊战神。

他身后十二面纛旗猎猎作响,旗上绣着"光复河山"四个大字,字迹苍劲有力。

左翼,张世杰率三千崖山遗孤执钩镰枪,枪尖寒光闪烁,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血泪;

右翼,陆秀夫领五百岭南书生控发石机,机括上刻着"精忠报国"四字,字迹虽小,却透着一股凛然之气。 当

杨太后的鸾驾碾过新铺的锡粉甬道时,二十万把钢刀同时出鞘,刀鸣震落木棉树上最后一片残红。

那声音如同雷霆,震撼天地,仿佛在向世人宣告:宋军北伐,势不可挡。

陆荣站在高台上,目光扫过台下的将士。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穿透雨幕,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此去北伐,非为杀人,而为诛心。

我们要让天下人知道,大宋的江山,从未沦陷!"

话音未落,炮手点燃了火龙出水的硫磺引线。炽白的光焰撕裂云层,竟在雨幕中烧出一道七彩虹桥。

虹桥的尽头,隐约现出临安凤凰山的轮廓,仿佛在召唤着他们前行。 三

军齐诵《正气歌》,声浪如潮,惊起珠江口十年未现的白海豚群。那些白海豚跃出水面,仿佛在为这支北伐大军送行。

陆荣率领的宋军如狂风骤雨般席卷南下,直指泉州。

泉州,这座繁华的港口城市,自古以来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商贾云集,货物如山。

然而,此刻的泉州城却笼罩在一片肃杀之气中。城墙上,守军紧张地注视着远处逐渐逼近的宋军旗帜,心中忐忑不安。

泉州知府蒲寿庚站在城楼上,面色阴沉。

他本是阿拉伯商人的后裔,家族世代经营海上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

蒲寿庚凭借其财富与手腕,逐渐在泉州站稳脚跟,最终成为这座城市的实际掌控者。

然而,他的野心并不止于此。在元军南下时,蒲寿庚选择了背叛宋朝,投靠元朝,并协助元军攻占泉州。

更令人发指的是,他在元军的默许下,对宋朝宗室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数千名宋朝宗室成员被残忍杀害,血流成河。

蒲寿庚的家族历史充满了血腥与背叛。他的祖先早在唐朝时期便已来到中国,凭借精明的商业头脑,逐渐在泉州站稳脚跟。

当元军南下时,蒲寿庚看到了机会。

他毫不犹豫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