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的动,谢谢师姐。”少年对温柔善良的师姐笑道,他和师姐都是孤儿,两人自小就被老道收养长大,这次看老道执意涉险,他也是急了,才这么顶撞老道。
老道是他们最亲的人,这次除魔卫道,师姐明知前路凶险,还是义无反顾的和师父一同出发了,一个漂漂亮亮的小娘子每日餐风饮露,不辞辛苦的走山路,变得风尘仆仆,背着行囊,斩妖除魔,没有一点抱怨,就连他还会发两句牢骚,顶几句嘴,师姐从来是这般恬静淡然的性格,不管是心境还是道行都比他强多了。
“我查过有关于清水县槐树村的县志。”萧洛兰说道:“槐树村这个地方曾经是两个小国的交战遗址,两百年前发生过一场恶战,死伤无数,县志记载,千里都是孤坟,白骨遍地,当时也叫坟头村,后来新朝建立,朝廷觉得这个名字不好听,便改成了槐树村。”
“槐树是鬼树,也不知是哪个天才想出的这个村名,这不阴上加阴吗?不惹出大麻烦才怪!”少年道士抱怨道,他伸手将那些槐树枝条推开,越往里走,槐树越多,阴气已经凝结成阴雾了。
雾气沈沈,老道心情沈重,等走到槐树村时,一直阴沈的天气反而豁然晴朗,万里无云,艳阳高照。
萧洛兰擡头看着阳光明媚的天气,蹙起了眉,事出反常必有妖。
“这山鬼竟然能改变天时了?”老道惊骇,槐树村的人看见老道来,纷纷把人围住,求老道救人,原来一月前,村里有三个青年去了槐树村的后山山神庙,再也没有出来,村人去寻,发现怎么也找不到山神庙,怀疑被鬼打墙了。
失去亲人的村民哭个不停,老道应承下来,道明日就进山救人,待到无人处,老道却是拉着大徒弟和小徒弟的手。
“下午你们就走,东西留下。”
萧洛兰摇头:“师父,山鬼气候大成,此处恐怕已成鬼域,如何走得?”
老道后悔莫及,推搡道:“趁着山鬼还未发现,你们快走吧。”
“我不走。”萧洛兰抿唇,倔强道,她怎么能留师父一个人面对山鬼。
小徒弟想哭:“师父,你说你,没事揽这个差事做什么?”
老道欲骂。
“哟,小道士哭什么呢?”一道吊儿郎当的声音闯了进来,树下三人皆一惊,看向不远处穿着黑色长袍的年轻人,他看不出具体年岁,面容在二十岁左右,高高瘦瘦,笑意吟吟,似调侃道:“三位可是也来捉鬼的?”
他目光巡视一圈,最后在做道士打扮的小娘子身上停了一下,真诚道:“我也是一名道士,不如一起啊。”他拿出袖里的罗盘,摇铃等物。
少年道士看着年轻人行走在太阳下,身后也有影子,到了近前,面色行走如常人,放心之馀不免呛声道:“我哭关你什么事啊,就凭你手里的木罗盘。”他晃了晃手里金色的寻妖罗盘,里面没有任何动静,胆气更盛了,嘲讽道:“一看你就是个不入流的道士,还想捉山鬼?”
老道惊疑不定的看着看似正常的道友,想了想还是劝诫道:“小道友,你还是快离开了,这山鬼恐不易制服啊。”
“人多力量大,说不定能成功呢。”年轻道士看向萧洛兰,唇角弯起,双眼也弯成了一个微笑的弧度,萧洛兰看着他的笑脸,阳光稀疏的从树叶漏下,他的笑容太大,眼睛弯的太细,看不见里面任何的瞳孔,好像是在人脸上划出来弯刃形状,眼头眼尾皆尖,说不出的惊悚怪异。
偏偏只她一人察觉,师父还在劝他离去。
“师父。”萧洛兰心里重重一跳,额头有冷汗,喊道。
老道看向大徒弟,还在劝:“你和小松也和这位小道走,明天我准备一个人对付那山鬼。”
年轻人双手笼袖,走动间,大袖飘荡,三两步到了小道姑身前,改口道:“行吧,既然那山鬼这么危险,我们先离去,到外面找找援手再进来。”
“怎样?”年轻道士笑眯眯看向萧洛兰:“走吧。”
“不,我不走。”萧洛兰望着眼前的年轻道士咬牙道,她已经确定这个年轻道士肯定不是人,或许,很大可能他就是…
“我也不走。”小松道士也道:“师父,我们陪你。”
“那我也不走了。”年轻道士双手抱着后脑勺,一副不正经的模样。
“糊涂啊。”老道眼泪纵横,长叹一声,说罢便去了屋内整理明天要用的捉鬼道具。
树下。
“你叫什么名字?”年轻道士笑问道。
萧洛兰望着他,他真的很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