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女穿男之七零八零搞科技20
教职工的宿舍倒是单人单间的,不用面对混住的尴尬。
只是江澜也不是个爱热闹的,也不太耐烦应对那些家长里短的。
所以他还是选择搬出来,住进自己的房子里面。
乔迁之喜,还是要庆祝一下。
江澜的朋友也不太多,象征意义的邀请了宿舍的舍友丶学校的几个相熟的教授,还有一些关系还行的工友。
至于一些大佬,江澜就自动忽略了,毕竟还没有熟到那个份上。
江澜如今也是个有钱人,酒席上的钱肯定是不能省。
菜色什么都是按最高标准的来,绝对不会扣扣索索的。
乔迁宴当天,除了江澜邀请的人尽数到场之外,还有不少大佬送来了贺礼,比如炼钢厂厂长丶发电厂厂长。
这两个厂长可不是什么小厂长,可是有行政职级的高级干部。
以他们的身份,其实根本不需要来讨好江澜,但他们也是真的欣赏这位年轻的科学家,希望结一个善缘。
江澜一个来自z省没有背景的穷学生,靠着高考这股东风,凭借自己的科研实力,真正实现了阶级的跨越。
满座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不是清大学术圈的教授,就是厂里的骨干技术人员,社会地位和收入都不错。
唯一有些格格不入的就是江澜的三个室友了,他们倒是知道自己的室友有些厉害,但今天却是直面了他的厉害。
学生对老师都有天然的敬畏,他们都不敢擡头看那些教授们。
江澜就不一样了,能够跟各位教授和专家侃侃而谈,丝毫不落下风。
“这位真是牛人啊。”
冯宇鸣倒是知道点内幕,知道他这个室友可不是一般的厉害。
如果是一般的人,他家里可不会特意打招呼让他结交。
“那肯定啊,2年时间从学生变成教授,这也是创清大的历史了吧。”
创历史是肯定创历史,创的可不仅仅是清大的历史了。
花国科研最高机构,花国科学院也向江澜抛出了橄榄枝,诚挚邀请他加入科学院,与众多大拿一起从事研究工作。
这是花国科学研究者最向往的地方,聚集了花国的最高级别的科研群体,是不折不扣的学术殿堂。
所有人都以为江澜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加入,甚至清大也做好了他跳槽去花国科学院的准备。
结果却惊掉了所有人的下巴,江澜居然拒绝了这个邀请。
花国科学院很好,江澜也待过,确实是一个非常适合科研人员工作的地方。
里面的学术氛围非常浓厚,而且有些内部的资料,外面也没有。
江澜之所以拒绝,是因为他觉得在科学院做研究,已经没有太多的意义了。
在实验室做实验,搞科研什么的,他实在是太熟悉了。
他闭着眼睛都会做,可以说是毫无压力。
然而到了这个位面,下了基层之后,他又有了新的感悟。
如今的社会,缺的不是高高在上的专家,而是为基层服务的那些科学家。
漂浮在上层的专家,对生产力的帮助是很有限的。
如果想要做出成绩来,就必须走进基层,了解大众的需求,切实解决企业的问题。
八零年代,花国开始登上经济高速发展的列车,很多问题也随之而来。
最大的问题,就是经济上的问题。
因为生产力不足,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最后引发了更多的社会问题。
江澜曾经在历史书上,看到过这个年代的一些记录,这是一个机遇与危机并存的时代。
很多人只看到了那些下海暴富的辉煌,却没有看到潜在的危险。
现在可没什么摄像头,也没有网络,交通也不是很发达。
这人要是失踪了就是失踪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治安问题本质上还是经济问题,生产力提高了,闲散的人员少了。
等大家都有钱赚了,矛盾自然而然就少了。
江澜已经打定主意要先在基层体验一段时间,毕竟科研并没有高低之分。
做飞机大炮,并不一定就比做空调高贵,有用的就是最好的。
他正想着下一站要去哪个企业考察,刘教授就找上门了。
江澜也是今时不同往日了,以前他是学生,很多工作是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