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锦下来马车后,腿软的一个趔趄摔在地上,蜀王世子承珅和岷王世子承曜急忙上前把他扶起来。
承锦苍白的面色,声音颤抖:
“请各位兄长帮帮我。”
话刚说完,泪流满面。
庆王世子承裕看看周围,不时的有人来往,沈着冷静的悄声道:
“我知道一定发生了大事,你才这么慌张,但是观中人多眼杂,你先控制下情绪,承曜,你挎着承锦进去,要有说有笑的样子。承珅,你让人去外面采买点饭菜回来,观里有人问起来,就说什么人生日,大家热闹一下。等下我们去承珅那里细说。”
按承裕的安排,承曜挎着承锦进了道观,承珅去安排人采买饭菜。
承裕踱步到良桢面前:
“谢公子方便的话,也请一同来罢。”
良桢点点头:
“一定。”
不多时,良桢同几位世子聚在承珅的房中,遣走了所有随从,只留下裕安和王猛侍候。
承锦已经哽咽的说不出话来,只得良桢覆述一遍。
承珅一听,气的要拍桌子,见良桢做了个嘘声的姿势,生生的将气压下去,憋的声音都抖:
“懦夫上阵,失了蒙古草原!景西的草料喂养了全国九成的战马,竟然有人以此参奏上表?!”
停顿了下愤愤的吐出几个字:
“有人竟信了!昏君!”
承裕眉头皱成了疙瘩,双拳紧攥,眼眶泛红。
王猛上前将茶杯递上:
“殿下,喝杯茶吧。”
承裕接过茶杯,呷了口茶,神色渐渐舒缓开来,看向良桢:
“谢公子,这个消息得到多久了?”
“回殿下,消息是我晨间得到的。此刻,圣旨应该已经离开上京。”
“请问圣旨是官驿递去知府衙门,还是宫人直接过去宣旨,谢公子知晓么?”
“听说,是两个宫人直接去宣旨的。”
顿了顿,良桢犹豫着欲言又止。
“谢公子有话直接讲。”
良桢看看承锦,还是咬咬牙说出来:
“两个宫人身负尚方宝剑,路过各地府衙,尽可换选良马,如此快马加鞭,恐也就二十馀日便可到景南。”
承珅听到尚方宝剑,吃惊的问:
“只是让王叔进京面圣,还用的着背负尚方宝剑一起去?!”
承裕冷笑了一声:
“你哪里知道,有了这尚方剑,只要王叔对圣旨有一丝违拗,那宫人便可用尚方剑号令知府捉拿王叔。知府本身就是参奏人,王叔落到他手里,后果……自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