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贤弟体贴。”
良棣嫌弃的推了他一把:
“去你的,我是体贴伯母。”
说话间,有两个小道姑送来水果进来:
“我家师父让我俩来照顾张善人,两位有事的话可以离去了。”
裕安接过水果,急忙道谢:
“多谢道姑,今天下午我们还有空闲陪家母,等我们离开,就有劳两位照顾了。”
良棣抓过一串葡萄啃了一口:
“哎,忘记问你,王爷的事情商量着怎么办?”
“能怎么办,让人传了信给蜀王……”
裕安将他们在蜀王世子承珅那边商定的办法告知给良棣。
良棣听完道:
“圣上忌讳庆王拥兵自重,所以将事情转移到蜀王那边。景王爷呢,在圣驾前认个错,再求个饶,兴许圣上就消气了对吧?”
裕安点点头:
“眼下似乎没有其他好办法了。”
“不能直接把那两个宫人……?”
良棣手掌作刀,做了个“杀人”的动作。
裕安摇摇头:
“那肯定不行,宫人身负了尚方宝剑去的,杀他们罪同弑君,谁敢?!”
良棣撇撇嘴:
“景王爷和王妃实在都是和蔼可亲的好人……”
裕安一时失神,脱口而出:
“或许,无论何时何地,好人的结局都注定会被辜负的,希望在这里不会。”
“嗯?为什么会被辜负?”
良棣不解的问道。
裕安急忙摆摆手:
“我瞎说的,好人嘛,好人一生平安。”
好人一生平安?这不是祝福吗?而祝福之所以是祝福,就是因为比较难以实现吧。
想到这里,裕安轻叹了口气,默默的为承锦捏了把汗。
良棣以为他在说自己的母亲,安慰道:
“伯母一定没事的,你看她现在多平静,平静就说明没事儿了。只是需要时间恢覆。哦,对了,我要写点注意的事项,以便交代给小道姑。”
说罢,起身去找纸笔。
望着良棣的背影,裕安心里只有感慨,一个人,仅仅因为跟你成为了朋友,从此,你的事情他都当成自己的事情去尽心尽力。
目的,只是想分担你肩上的重负,再无一丝他求,这样的友情,怎不让人感动?
很可惜,自己在那边从未遇到过。哪怕是亲戚之间,也是精心计算了得失利弊后,才表现出不同态度的。
就像自己小时候,原本姑姑丶舅舅家都想领养自己,但是姑姑承诺会让自己多上学,就选择姑姑家。长大了才知道,姑姑之所以愿意让自己多上几年学,绝非为了自己的前途考虑。
而是,有点文化的女儿家,彩礼,能要的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