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蠢贼坏人先告状,说是西凉军军纪涣散,不受指挥,误了战机。”
“那怎的斥责王爷监管不力呢?”
王猛听裕安这么一问,冷冷哼笑一声,看看周围,没人在意他们,才道:
“这就是圣上的圣明之处,不仅斥责,还夺了王爷西北军的军权,给了那蠢贼,让他‘再寻战机,相机行事’。”
王猛越想越气,朝着宫中的方向:
“咳,忒!”
结果正看到有人陆续出来,忙道:
“裕安兄弟,先聊到这里,早朝散了,接殿下们去。”
说完大步往宫门口走去。裕安忙敲敲马车的轿厢,也跟了上去。
车轮吱呀,又往翰林院去。
承锦打了个呵欠道:
“给我困到难熬,连个呵欠都不敢打,一早上,就听到了说蓝道长要做场护身物件净化的法事。”
裕安不由的挑起嘴角。
景武不解:
“这事也拿到朝上说?”
承锦笑笑:
“这是圣上看重蓝道长。好好驭马,我小眯一会儿。”
因着圣上御口说了,从散朝后不久,陆续有官员遣人送各种物件来桃源观。一上午,就收了五十多件儿。因怕搞混,每收一家,都登记造册,纵有小道童帮忙,李道长和良棣也给累的够呛。
中午一回到道观,裕安直奔李道长这里:
“张尚书府的物件可送来了?”
良棣摇摇头:
“五十多件儿,十多个大人的,唯独没有张尚书府的。”
裕安失望的点点头:
“那再等等。只是万一张尚书不爱凑这种热闹如何是好。”
李道长有气无力的笑笑:
“宫里的物件下午送来,连圣上的物件都送过来了,他是一品大员,再不爱热闹,也会做做样子的。”
良棣笑道:
“要是张尚书家实在就是不送,那道长就只当是闲着无聊,做场法事,送送人情罢。裕安的事情咱们再想办法。”
李道长满脸尴尬:
“真要那样,我可真是‘乞丐讨黄连’,自讨苦吃了。”
裕安看着堆在边上式样繁多,大小不一的锦盒,问道:
“我能帮上什么忙吗?”
李道长道:
“不用,说是这么说,终归还有良棣和师侄们帮忙,我就动动嘴。”
裕安拱手道:
“如此,辛苦你们了,我去看看家母。”
良棣听说他要去“太虚庵”,叮嘱道:
“你问问伯母,今天是否能喝的了米汤了?温热的米汤咽下去感觉疼痛,可将米汤放凉些再试试。”
裕安点点头,匆忙回去跟承锦他们说了一声,直奔“太虚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