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忍不住去瞧戚将军的脸色,转念想到身为王爷的渊逸已亲自去迎接这位公主,脚步按捺不住跟上了渊拓的步伐。
戚将军面色铁青,狠狠地剜几眼张尚书,随着人群也跟了上去。
仪仗队突然停下,不一会儿于公公便小跑着向渊逸耳语了皇命。渊逸很是惊讶,下马行至马车旁,隔着帘子向叶蓁道:“皇上有命,请公主从正门入宫,并接受百官朝拜。”
初始,轿中没有任何回应,正当渊逸怀疑之际,突听叶蓁道:“请王爷赐教,皇上缘何突然大张旗鼓,此事难道不是越隐秘越好?”
祁国态度暧昧,为了寻得暂时安宁无子无女的皇上硬将布衣之女抬籍送去和亲,这本就不是什么光彩之事,故,当时礼部提出“仪仗减半从侧门入”时,渊逸是赞同的,只是渊拓坚决不允,寻的借口为:“舒家女代表国之颜面,不可轻慢”。不知道叶蓁讲此话是否在讽刺,此时追究也无甚意义,只好压低声音讲了实话:“内官来报,礼部因再提公主出身之事惹怒了皇上,被皇上斥责厚颜无耻,这才改了正门。”
又是片刻的沉默,叶蓁幽幽开口:“我一布衣,出身青楼,又无繁衍子嗣的能力,王爷告诉我,祁国是如何同意的?”
渊逸脸色一白,不敢回答,也不想回答。
“嗯,我猜,我明叶蓁能让人生可让人死的威名传到国主那里去了吧?逸王妃的功劳?”没有听到渊逸的回应,叶蓁自问自答,“原来是非我不可啊,我说那么多达官显贵家娇养的大小姐,怎就看上我这个出身微末身体残缺的孤女!你们还真是将我卖得彻底!”
于公公悄然行至马车前,瞧了一眼渊逸的脸色,在他的示意下,道:“宫中人来报,皇上率百官已至东宫门。”
叶蓁突然问:“皇上是否着急?”
于公公躬身一揖:“入门的吉时未到,皇上,不急。”
“大胆!”渊逸狠狠地瞪了于公公一眼,转头向马车微微俯身:“一入宫门便意味着生活在百官监督之下,公主的一言一行均会成为他们攻击的由头,届时势必会让皇兄为难。”
“谢王爷提醒。那便听王爷的吧!”
摇晃的马车内,叶蓁已将许多事想清楚。渊拓已认定她将是牵制贺之的一枚利器。他对于她的偏爱并非只因娘亲,或许,是因她“有用”,更多的,因舒家有用。桓之的暗教,贺之的舒家军都是难得杀人利器和虎狼之师,被俘祁国算什么,断了一条腿又算什么,皇上要的是忠心耿耿又有治国之才的头脑,还有搅乱祁国内政和抗衡戚家的希望。不过,如此也好,若只因娘亲受到如此偏爱,叶蓁必将心中忐忑,有了利益交换,许多事情反而简单起来,而她,也有了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