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逸闭目养神,回想着刚刚的情形,脸上仍挂着笑,这让夏绾更加恼火。他道:“连个青楼女子都比不过,自贬身价,真当自己多高贵!”
“你!”夏绾咬牙切齿,尤不服输,“我知道王爷是在气我怂恿父皇将明叶蓁与四弟和亲之事,但这是你的亲皇兄答应的,怪不得别人!”
此时的渊逸心情极好,好到都懒得与夏绾计较,当然也不会放任她,眼睛也未睁开,道:“你那短命的四弟能不能挨到和亲之时还两说。”
这下夏绾彻底无话了。
这一次叶蓁没有进童将军的营帐,而是命人在军械库旁边的空地上扎了一顶,虽然小,但也备了休息和待客的地方。童将军只待了两刻钟便借口繁忙先行离开,叶蓁与苗都尉还有一位巧匠将她昨晚画的草图研究了一番,在以守还是以攻方面又讨论了半日,最后决定,先以守为主。
想法可以天马行空,但真正做起来却是难上加难,连续十几日,叶蓁早去晚回才勉强做出框架来,最重要弩机因工匠未做过,频频出错,已废弃一个,第二个瞧着与想象的也不尽相同。叶蓁与苗都尉他们又讨论了一番,又寻来几位工匠,打算几处同时进行。
渊拓近日国事繁重,好不容易得了个空,想悄悄去看一眼叶蓁那边的情况,没想到被一份札子给气着了,在殿内大发雷霆。明雷拦住了想要入殿的那些个不长眼的言官们,命人跑去太医院备好顺气的药,自己带了一队人守着殿门。
细想起来,自从封叶蓁为公主,渊拓的脾气好了许多,对待下人们也是和颜悦色的,远不是以往喜怒无常的样子,此次发火让下人们刚刚松懈一点的弦又紧绷了起来,议论着是哪个不长眼的非要惹怒他。此事很快传到皇后耳中,不用想,她便知道所为何事,很快打着关心圣体的旗号去了德宣宫。
原本渊拓不想见任何人,一听说是皇后,突然想到了什么,又改了主意。
皇后瞧着渊拓的脸色行礼起身,移步到他面前,宽慰着他。渊拓瞄几眼皇后明明容光焕发却又刻意装出忧心的样子,心中的疑虑更甚,听她问是为何生气,便顺水推舟道:“谢大夫进言,说公主作为女流,在军中安营扎寨,整日待在男人堆里不成体统,有损皇家声誉,皇后说,可不可气!”
皇后道:“作为谏议大夫,谢大夫必是考虑周全才有此言,皇上莫气坏了身子。”
渊拓斜眼瞧皇后:“皇后也是如此想的?”
皇后忙道:“臣妾自知公主是为了军中大事,只是这谢大夫的话也不是无中生有。皇上广开言路,为的就是能听到臣民的声音不是?”
渊拓盯着皇后:“皇后倒是谁都不得罪,以你之见,此事如何处置?”
皇后道:“臣妾乃后宫之人,断不可妄议朝政,更何况是军中大事。”
渊拓心中腹诽:“你也没少说不是?”但她的话也挑不出错,倘若驳斥倒会让他落下个偏袒和不分是非的名声。想到此,他将札子扔到一旁,“皇后无事便退下吧!”
皇后瞧了皇上一眼,面上露出了温柔又贤惠的笑容:“是。”
四个弩机总算成了一个,虽然还有些不足,但已是极大的突破。就连从不喜形于色的叶蓁也松了一口气,心情跟着舒畅了起来。于公公匆匆而至,言,皇上已到府,问叶蓁何时能回,并刻意叮嘱按照平日的安排即可不必特意提早回去。
叶蓁一听原本已站起身,又坐了回去,将弩机又端详了一遍,回了一句:“日入时分。”
苗都尉一脸错愕,但也不好说什么。于公公似乎已经预料到,行了一礼悄悄退了出去,但他也未着急走,而是四下走了一圈。
苗都尉隔着帷帽瞧了几眼叶蓁:“其实,也不急,下官可以先将弩机试着安上,明日公主来看便可。”
叶蓁未做回答,将悬刀按下试了试,缓缓摇摇头:“还是有些重。现在还未装到弩上,空按都要费些力气,倘若装上,恐怕更是费力。”
苗都尉想着叶蓁虽有些武功,但毕竟女流,力气总归要小些,于是便上前也按了几下,没想到的确极重,她说得没错,倘若装到巨弩之上,连上钩心再加以固定必是更费力气,届时到了战场之上,必定非常受限。
“是否可将悬刀改一下位置?”说着,苗都尉将弩机换了一个方向,使悬刀向下,又道,“这牙也需修改一下。”
叶蓁没想明白,便道:“将做成此弩机的工匠请来吧,再商议一下。”
这一商议又是一个多时辰,明风记挂着府里的皇上多次提醒,叶蓁仍不为所动,直到工匠与苗都尉将修改的方法讨论明白,她才起身。
叶蓁快马回府,被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