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门口的吕柔直拍自己的脑子,这脑子是有点不够用啊。
这齐王世子找自己干嘛呢,自己这个身份根本不认识啊。
任吕柔想破了头,都不知道,齐王世子只是觉得她有点不对劲就派人来跟踪她的。
而出了二皇子府的齐王世子,坐在马车上,沉思。
之前让人跟踪吕柔,跟丢了,这证明自己的感觉并没有出错。
后面查了好久,才发现是二皇子府的人,而今天这一次的试探,虽然看似没什么收获,但....
回到齐王府的他招来心腹,“查一查二皇子身边一个叫白术的侍女。”
心腹应声离开,而张祁则坐在椅子上,两个手指有节奏的在桌子上敲着。
--
第二天,是二皇子要去上朝的日子,豆子驾车,吕柔坐在马车的旁边,二皇子在马车里,主仆三人往皇宫而去。
现在有资格上朝的只有大皇子,皇后的儿子张永明福,15岁,和二皇子,德妃的儿子张永明13岁。
本朝规定,13岁就可以外出立府了,立府的皇子才有资格上朝。
大皇子张永福已经上了两年朝,二皇子稍微落后,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宫门口,石狮威严,金碧辉煌的宫门在晨光中显得庄严肃穆。
二皇子张永明身着朝服,步履稳健地走向宫门,他的面容冷静,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
就在这时,一道身影出现在宫门的另一侧,是大皇子张永福。
他同样身着朝服,面容英俊,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的目光在二皇子的身上停留了片刻,然后缓缓走向前,每一步都显得从容不迫。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仿佛有火花在碰撞。
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凝固了,宫门口的侍卫和宫女们都感受到了这股紧张的气氛,他们的动作变得小心翼翼,不敢发出任何声响。
“二弟,你来了。”大皇子张永福的声音平静,听不出任何情绪波动。
二皇子微微一笑,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警惕。
“大哥,今日的朝会,你似乎很期待。”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挑衅。
张永福的心中微微一惊,他没想到张永明会如此直接。
他微微一笑,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深意。
“每一次朝会都是国家大事,吾自然期待。”他的声音平静,听不出任何波动。
宫门口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较量。
阳光洒在他们的朝服上,金色的龙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彰显着他们的身份和地位。
张永明轻轻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朝服,他的每一个动作都显得从容不迫。
“大哥,今日的议题,你有何看法?”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探究。
张永福的目光在张永明的脸上停留了片刻,然后转向了宫门。
“此事关系重大,我们还是朝堂上再议。”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权威。
张永明的心中充满了警惕,他知道,张永福的话中一定有更深的含义。
他微微一笑,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玩味。“大哥说的是,我们朝堂上再议。”他的声音平静,听不出任何波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乾清宫前殿的官员们逐渐增多,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低声讨论着今日的议题。
阳光洒在他们的朝服上,形成了一幅热闹非凡的画面。
大皇子和二皇子缓缓走进殿门,他们的身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孤独,却又格外坚定。
他们知道,今日的朝会将是一场激烈的较量,他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朝会开始了,大殿内的气氛庄严肃穆。
大皇子和二皇子分别站在皇帝下首的两侧,两人都目不斜视,专心应对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终于,一位大臣提出来,“皇上,臣有事启奏。”
“准。”
“北方大旱三月,灾民遍野,急需赈灾。”
此事一出,朝臣议论纷纷。
二皇子心中明白,此次赈灾不仅是解救苍生之机,更是展现自己能力、赢得民心之时。
他必须说服父皇,亲自前往北方,以彰显其仁德与决断。
他的心中充满了决心,但也不免有些紧张,毕竟这是他第一次在朝堂上与大哥正面交锋。
大皇子则显得从容不迫,他的目光在群臣中扫过,似乎在寻找着支持者。
他知道,此次赈灾任务艰巨,若能成功,必将声望大增,但若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