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话,魏林根本听不进去。
他给刘满囤交代了起来:“再去好好看看,摸的细点,关键给我抓住证据。”
说完,他收拾了下东西,去上班了。
刚到巡警班,就有人提着礼盒来拜访了。
一见是霍尔瓦大街巡警班长沈二牛,心里知道怎么回事,嘴上明知故问地说招呼起来:
“二牛,大早上,怎么来我这了。”
前天下午,他随手给沈二牛甩过去个活,沈二牛捡便宜似得抓了邱志明。
把邱志明一顿审讯,邱志明着急回去报信,硬着头皮交了100块大洋的罚款。
这活简直白捡的。
加上俩人臭味相投,这是上门感谢了。
俩人扯了会,魏林看着兄弟们在忙乎,压低声音说:
“以后碰到刺头,有靠山的,咱哥俩得机灵点,打打马虎眼啥的。”
“当然,这种事不能白干,就是给地主老财打短工,还得给钱,管饭呢。”
沈二牛明白他的意思,也没多问。
临走的时候,魏林顺嘴问道:
“下午你等着,有个好活,你那有没有报馆的朋友,最好带着相机的那种。”
沈二牛想了想:
“咱哥俩干活手没那么黑,都给自已以后留着退路呢,遇到报馆那些,我都网开一面的,真有一个姓李的,干活勤快,到时候我叫着他。”
下午的时候,刘满囤又摸了摸情况。
魏林瞅着懒懒散散的巡警,猛地一拍桌子:“兄弟们,抄家伙,端个红党地下党窝子去。”
先把事说的大点,谁敢不卖力气!
一群人有坐车的,有跑着的,呼呼啦啦的一群。
到了靠近柳树街的路口,刘满囤指着一栋巴洛克风格的二层楼说道:
“就那,还他么的改造了,围成了一圈,我叫人数了……”
说到关键的地方,这家伙停住了。
这会,魏林朝着旁边大街上看去。
就见几台黄包车开了过来。
后面还跟了个骑自行车的。
看样,沈二牛挺遵守时间啊。
魏林等他过来,打了招呼。
沈二牛介绍起了骑自行车的中年男子。
男子穿着中山装,背着采访包,脖子上挂着破旧的照相机。
魏林只是看了他一眼,心里就泛起了涟漪:“这不是前天晚上大和株式会社见到的那个记者吗,按说得好好感谢感谢地。”
松江日报的记者,叫李正义,昨天就是他报道出大和株式会社的新闻的。
李正义当然不认识魏林。
魏林当时化了妆,今天可是一身笔挺的巡警制服在身的。
李正义有些好奇地问:
“魏班头,您要查的这家肯定问题很大了,为什么不借附近的巡警班。”
魏林清了清嗓子:
“这个鸿运当头茶馆,问题很大,危害很严重,对于啊,这样的地方。”
“我觉得采取异地用警的办法,能行。”
“省的他到处托关系,找人说情。”
顺嘴说出了后世这种事常用的办法。
李正义听得满脸的新鲜,连声说好:
“这个办法好啊,那一会是不是沈班头先调查。”
魏林点了点头,指了指门里,大声吼道:“老板,伙计,都给我抓了,满囤,你带人先把管账的给我盯住了。”
这意思很清楚,把人控制起来,叫他们相互之间还不能交流。
关键是看住值钱的东西。
沈二牛带头冲了进去,大声嚷着:“都给我停了,霍尔瓦巡警班奉命检查……”
这地方对外说的是茶馆,就是一楼几个屋里摆着些茶壶茶具。
楼上一大圈,大大小小几十个房间里,吞云吐雾的。
老板牛莽是个精干的年轻人,脸色白皙,典型的小白脸。
这会正在房间里待着,听说有人来检查,带着伙计冲出来了,满不在乎地说:“今儿这是怎么了,反了天了还,市政府,日本领事馆,商务局,没给你们打招呼吗。”
“本处免检。”
说着,这家伙拿出了几张纸来,给魏林、沈二虎看呢。
上面有几个市领导写的条子,还有几张名片。
沈二虎一把抓过来给撕了,抬手赏了他两个大耳光子:
“滚一边去,老子不识字。”
两伙巡警,楼上楼下检查,光是烟土烟枪堆了半个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