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本就后勤艰难,如今又陷入游击战的泥潭,每耽搁一日,局势便对他们愈发不利。
第二日清晨,五万东吴大军浩浩荡荡开出大章城。旌旗蔽日,马蹄声震得地面都在颤抖。
卓青麟站在山巅,望着蜿蜒如长蛇的队伍冷笑。·2*8′看?书¨网^ -无.错!内′容.\"传令下去,按第三套方案行事。\"他转身对洪旭道,\"通知南唐李长风,孙策要出城了,让南唐方面做好准备,兄弟们准备好硫磺火油,这次,咱们要让孙策尝尝火烧连营的滋味。\"
正午时分,烈日高悬。东吴军队在密林中艰难行进,闷热的空气让士兵们汗流浃背,盔甲下的皮肤被汗水浸得生疼。
突然,一声尖锐的号角划破天际,紧接着,无数火箭从四面八方射来。干枯的草木瞬间燃起熊熊大火,浓烟遮天蔽日,热浪扑面而来。
\"哼,雕虫小技!\"孙策大喊,\"全军后撤!\"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滚木礌石从山上倾泻而下,卓青麟率领的青麟军如鬼魅般现身。但东吴士兵却没陷入混乱,在盾牌的掩护下,弓箭手有序撤出,卓青麟的火攻之计被破。
“不好,计谋被识破了,快撤!”卓青麟见吴军有准备,火攻之计没有取得应有的功效,立即吩咐道。
“将军,火势太大,我们自己还下不了山!”洪旭见火势借着风势越烧越旺,关麟军团设伏的军队下山道路被大火封死了,焦急地说道。
“往后山小路撤出去!”卓青麟当机立断。
“报,关铎将军来讯,前山出现东吴大军!”斥候来报。
“报——林大钦将军来讯,后山山道被东吴大军封锁了。”又一名斥候赶来禀报。
“传令,以山谷为中心,布防!洪将军,立即组织弟兄们灭火,抢救战利品,看看孙策给我们留了些什么?”卓青麟故作轻松道,但心中却在飞速盘算着应对之策。
当夜幕降临时,山林间只剩下零星的火光和满地狼藉。卓青麟清点着战利品,缴获的粮草以及自身所带的物资,仅够支撑他们三日之用。东吴诱敌的物资,表面上还是真的,内里全是沙石,但经过紧急抢救,给卓青麟所部还是带来了一点补给。
张虎的伤势已经稳定,他望着疲惫地道:\"没想到,都怪我,让弟兄们陷入了绝境。\"
卓青麟望着远处大章城的方向,眼神坚定:\"这只是开始,我们得固守待援,孙策不会善罢甘休,他没时间跟我们耗。南唐是不会放过这次机会的,我们必胜!\"
山下吴军大营,孙策望着归来的诱敌兵将,心中满是兴奋,眼中闪烁着寒光,他终于将卓青麟的关麟游击军团,给包围了,此战过后再无关麟军团。
李仲煜的自焚,李昪尸身被毁,东吴统治的法理根基早已摇摇欲坠。若不能尽快扭转局势,等待他的,或许是比军事失败更可怕的后果。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每一次偷袭,每一场伏击,都在消耗着东吴的锐气,也在点燃南唐复国的希望之火。
山林间的游击战,成了压在孙策心头最沉重的巨石,而打着南唐礽庆王旗号的卓青麟和他的关麟军团,正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了他们存在,也成功引起了孙策的重视。
“进攻!”第二日清晨,山间薄雾飘荡,寒霜气重,天微微亮,孙策就急不可耐地发起了进攻。
经过一夜的抢修,卓青麟部署了一系列防御工事,原本为火攻准备的火油、礌石,这会都成了守山利器。
“放箭,杀!”卓青麟见吴军攻山,立马指挥大军还击。“五万吴军,就想围攻我三万关麟军团,吴军的牙口还真好!我今天就要崩了你这口好牙!”
“弟兄们,给我好好打,我们今天打得就是精锐!”卓青麟一边指挥防御,一边给身边的关麟军团战士鼓气。他的声音坚定有力,回荡在山谷间,鼓舞着每一位将士的士气。
战事一直在持续,很是胶着,吴军想速胜,可卓青麟就是不给吴军机会,吴军越急,卓青麟越发稳重,充分发挥盾卫之能。
关麟军团有一支三千人的重型盾卫,号称城墙兵种,而且在洪旭、林大钦、张虎麾下都有一千至三千人的刀盾兵,再加上打扫战场,从吴军手上缴获而来的盾牌,足足组织起一支近九千人的盾兵,配合长弓手、弓弩兵、机璜营,加上礌石、滚木,直打得攻山的吴军死伤惨重。
战事愈发胶着,孙策调整策略,改为分兵驻守要点,试图切断关麟军团的补给。
可惜的是这里地处南方,山中虽冷,但却可以忍受,被困的山区虽说水源不多,但让大军短时间饮用还是足够,山中还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