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粥的话都说到这种程度了,其他人还有什么不同意的呢?
一个人一生中并非做的所有的事都会给他们带来回报,就像走在路上突然出现的一个投篮的假动作,你说他是做给别人看的吗?或许真的有极少数人会被这种尴尬的动作吸引到,但做那个动作的人做这个动作的那一刻,想的一定不是这个。?k*s·y/x\s^w′.*c!o*m_可郑文昭不甘心,不愿意这件事就此埋没。一支由全新面孔组成的商队很快就组建了起来的同时,“周粥担心周边村子的粮食被粮商收走以至于他们撑不过这个冬天,但又不愿意让村子引起粮商们的注意,于是准备自掏腰包,以购买和出售的方式救下大家”这个消息传遍了整个幸福村。既然无法得到其他人的民心,那就巩固一下自己人对周粥的印象吧!总不能忙活到头,除了他们几个谁也不知道周粥想了这么多。在村里一片对周粥的赞扬声中,过去商队的负责人便带着新组建的商队出发了。他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离村子最近的铜鼓寨,也就是林强所在的僮人寨子。自商队组建初期,他们就与这个寨子有过交易,自第一次交易之后,后续他们与铜鼓寨的交易都是由他们的村长提前组织好的,双方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将物品交易结束,属于非常优质的交易对象。当然,并不是每一个村寨都这么好说话,有一些村子甚至还保留着土匪的习性,曾试图抢劫他们,只是没打过而已。后来的交易中有些人也不是很老实,交易的过程必须非常注意才行,否则很容易被对方带到坑里去。反正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现在这支全新的队伍将伪装成一个看到商机的外来的大型商队,而原来的商队队长则是伪装成他们雇佣的本地介绍人,将他们带到每一个村子。所有的事都由商队队长替这支商队出面与各个村子进行商谈,于这些村寨的村民眼中,他们的粮食被外边来的商队收走了,而这支原来商队的队长替他们从对方手中争取到了一个过去他们想都不敢想的高价。等江南一带蝗灾的消息大范围传播开来,带动岭南粮价上涨时,他们将会更加信任他,也算是另类地达到了郑文昭原本的预期。五天时间,商队便将附近的村寨的余粮全部收购完毕。商队选择交易的村寨一直是离城镇比较远的村寨,常住人口不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他们的存在感。如今早稻虽然刚刚收获不久,春税也刚交上去,但百姓们并没有着急将多余的粮食卖出去,而是准备等晚稻收完一起卖,过去也是如此。但今年有人直接到村寨里来收粮,不用他们专门跑一趟,大家还是愿意卖掉的。而且在商队队长隐晦的提醒下,大部分人并没有因为收购的价格高而盲目地出售家中存粮,而是留了一部分备用。可哪怕是这样,幸福村收上来的粮食也超过了五十万斤,接近村子半年的口粮。 不过谁都没有打这一批粮食的主意,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些粮食在关键时刻,说不定能够救很多人。而且,幸福村也不缺粮食。从年前到年后,丁大忠就一直在隐蔽地收购粮食,村子里的仓库本就囤了不少。月前,地里的早稻和杂粮收上来,又多了不少。而现在,他们的耕地种植方案再次经过优化,三个月后,新的粮食又要收上来了,份量比起早稻只多不少,根本无需动用这批粮食。因此,粮食进村之后,大家也就趁着新鲜聊了几句,并没有掀起多大风浪。而就在幸福村率先将周边村寨百姓手中的余粮收完没两天,桂平县粮商的队伍终于来到了这附近。离城镇近的村子他们已经收完了,但此次机会难得,只要把粮食运到江南去,就能获得数倍的利益,所以哪怕以前他们不乐意来偏远的地方收粮,这一次还是来了。商队负责人笑嘻嘻地跟周粥汇报着:“那些人太吝啬了,收购的价格比咱们给的价格要少上十二文,比往年收粮的价格都低。他们的人刚说出收购价格就被村民们赶出去了,跑了好几个村子都是这样才开始学乖。给村民塞了两个铜板,这才从他们口中打听到具体情况。现在那些村子可感谢我了,我过去打听消息的时候一个二个都给我送东西。不过等北边出现蝗灾的消息传回来之后,他们估计得后悔。”“无事,等他们需要粮的时候再以原价卖给他们,到时他们就不会记得这会儿的事了。”周粥又问,“他们没怀疑什么吧?”“没有,咱们跟着他们的人趁他们休息的时候听了一耳朵,也就是骂咱们不会来事,这种偏远地区的收购价格还定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