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祝温一到赵大夫家等候的时候谈及此事,赵大夫听得频频点头,目光里满是赞赏。
赵大夫感慨道:“这事儿我早就知道了。现在全镇还有谁不知道镇上出了个能跟阎王爷抢人的女大夫。”
赵大夫又神色凝重地说:“那家人,也是家门不幸,嫌弃老人家是累赘,儿孙都盼着老头子早日归西,向来对老人家的病情不上心,现如今又救回来了,只怕仍旧不会好好治病,还须我们多多上心,多加看顾才行。”
赵大夫接着兴致勃勃地问:“快与我说说你是如何将他救活的。”
赵大夫是真真有仁心仁德的好大夫,医者本性对于医术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哪怕一百岁不死都还要钻研医术。
祝温一将救人的过程和学到的西医皮毛一一详细讲述。赵大夫听后,抚着胡子长叹道:“医术之道果真博大精深,只可惜老夫已垂垂老矣,加之行动不便,无法亲眼见证西人医术的精妙,憾之,憾之。”
祝温一对此十分赞同,西医确有其精妙之处,每每接触之,总让她如发现新大陆般万分惊奇。
赵大夫语重心长地说:“若有机会,望汝习得西医, 亦勿忘中医,盼融会贯通, 济世救人。”
自此,祝温一一直谨记此言,日日夜夜不敢忘之。也因着此事,祝温一在镇上行走变得轻易起来,时常还能获得镇民们的赞美,她的名声渐渐在镇上传开了。
七月流火,在即将入秋之际,祝温一告别了赵大夫,开始独立行医。
秋意渐凉,梅城处于南方,日头仍盛,秋老虎虎视眈眈,随时等待着肆虐,只早晚起风的时候,需要加减添衣。
换季也是感冒、咳嗽多发的时节,对本就患有咳症的病人毫不留情。黄管家的咳症加深了,咳起来的时候,整个胸腔都在剧烈震动,让人听着揪心。
聂府的小厮也有染病的症状,聂无忧被任命暂代军职,管理南芫军务。军务繁忙,他每天都忙得焦头烂额,无暇顾及其他,便拜托祝温一常来探望。
祝温一每三天去一趟聂家,随着找她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她便有些忙得脚不沾地的样子,常常是刚给这个病人看完病,又马不停蹄地赶去给下一个病人诊治。
自从上次成功地将那位身患肺气肿的老人家从死亡边缘拉回来后,聂容衿心中便笃定了自已具备掌控大局的能力。然而,出于对名节的考虑,对外时仍然由她出面处理各种事务,但实际上在内里大小事宜都会先询问祝温一的意见,并将其视为最为尊贵之人。
总之,尽管小镇上起初还流传着一些关于她们的风言风语,但是这些闲言碎语终究抵不过祝温一那实打实的精湛医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亲眼目睹了一个又一个患者在祝温一的妙手回春之下重获健康,那些原本的闲话自然而然就变得越来越少了。而祝温一凭借着自身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逐渐赢得了众人的信任与敬仰,大家对她愈发信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