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敬畏
谢鸾忙不迭跪下,“当初儿臣决意前往凉州,恰好从三哥那听韩二公子打算去驻守宁城,想儿臣想着那调兵符留在儿臣也无用,索性借给了韩二公子。o>微*,趣¢小??¥说} ?·¨无μ/错±?<内@>%容=”
说完又补充一句,“儿臣知道韩家与祖母有渊源,这些年父皇也一直重用韩家......若非如此,儿臣万万不敢将调兵符轻易交手给旁人。”
实际上,谢鸾只说了一半,若非她记得前世平城失守一事,她也不会放心将调兵符给韩彧。
“起来,”帝王并未有责怪谢鸾的意思,“你做的很好。”
正因谢鸾将调兵符留给了韩彧,宁城才能守到现在,否则,宁城一破,帝都岌岌可危。
再者,谢鸾把调兵符给谁,都不比给韩彧省事。
宁城派兵回京求援,且不说中途是否会遭遇意外,一来一回的工夫,不知会耽误多少事。
谢鸾起身,看了眼墙角的刻漏,“父皇,儿臣离京两个月,想去给母后请安。”
宣德帝将要说出口的话又倒了回去,摆摆手,“去吧,你母后一直念着你。”
谢鸾起身告退。
张德全送谢鸾回来,瞧见帝王的脸色不虞,小心翼翼开口,“这一年来陛下对明熙公主的好,明熙公主都记在心里呢。\b!i·q¢i¨z*w¨w?.*c^o!m¨”
张德全侍奉宣德帝多年,帝王的心思总能揣测中几分。
这一年来,皇后不似从前那般对帝王爱搭不理,帝后之间的关系勉强算的上是相敬如宾。
可与其说皇后想开了,不如说如今皇后一门心思都在女儿身上。
帝后二人相处,除了谢鸾,几乎没别的话题。
帝王有意提及从前,皇后立马就冷下来脸。
宣德帝只能加倍对谢鸾好,以此换取皇后一个笑颜。
帝王生来感情淡薄,看着自己和皇后唯一的孩子,没有丝毫动容那也是假的。
可这一年来,他总觉得心里缺了点什么,又一时说不上来。
张德全一针见血,“明熙公主是皇后娘娘十月怀胎所生,难免和娘娘亲近些,陛下乃一国之君,威严如山,明熙公主对陛下更多的是敬畏。”
敬畏......
宣德帝不由想起远在燕地的景瑞。
这些年自己一心扑在政事上,不可避免忽视了底下几个儿子,成器的他尚且还能多看一眼,不成器的,只怕一年到头也不会过问一句,每逢年节,他的皇子公主轮流上前给他拜年,拘谨的不像是他的孩子,更像是臣子。@求3|^书+~{帮/~′ ?更°{>新o最_快:^
这些年对他最孝顺的,当属景瑞。
帝王一度最器重这个儿子,哪怕后来他犯下诸多错事,帝王也没想着赶尽杀绝,甚至将最肥沃的燕地给他做封地。
可到头来,他亲自培养的孩子,却成了旁人口中的乱臣贼子,眼里只有他身下那个位置......
见帝王神情黯然,张德全识趣地退了下去。
小徒弟跟上前,小心往里面瞅了一眼,低声道:“明熙公主回来了,怎么陛下瞧着......”
张德全站定叹了口气,“燕王殿下为了篡位,不惜联手南疆发动蛊疫,这回陛下怕是彻底动了杀心。”
昨儿宣德帝便命人前往宁城传了道口谕,见到景瑞,不必将其押回京,直接就地诛杀即可。
这已经是帝王深思熟虑作下的决定了。
景瑞勾结南疆散播蛊疫,置东南之地数万百姓的性命于不顾,往后就当他没这个儿子。
另一边,谢鸾到了未央宫给皇后请安,母女俩相认以来,从未分开过这么久,见面便相拥而泣。
皇后摸着女儿的脸,眼里满是心疼,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芳茗道:“当初听说凉州军营有人染了疫病,娘娘都快吓死了,恨不得亲自去凉州将您接回来,好在如今公主平安归来,娘娘总算能睡个好觉了。”
谢鸾歉疚地垂下眸子,“是我不好,让母后担心了。”
皇后擦了擦泪,拉着她的手坐下,“见到循之了,终于安心了吧?”
谢鸾不可置否,轻轻笑了笑。
皇后坐下动手给她盛了碗汤,“这趟去凉州,路上怕是没好好吃几顿饭吧,瞧你瘦的。”
谢鸾摇头,“去凉州的时候赶得及,又遇到大雨泥泞难行,路上只好将就了,回来这一路时间倒是宽裕,吃的自是不比宫中,瞧见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