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他们眼中能看到的结果,就是陈向北被人给超车了,并且还被一连超俩!
“不是说陈向北很厉害,拿到杆位还打破赛道记录,怎么正赛表现这么差?”
“对啊,我记得新闻里说陈向北起步算长项,难道宣传是假的?”
“据说东望洋赛道很难超车,不会超不回来了吧。”
“扑街啦,F1测试车手就这?”
前排赛车在狭窄的T1水塘弯上演着超车动作,排位赛靠后的车手们,同样期望能借助起步抢线的时机,来提升自己的顺位名次。
只不过他们没有陈向北几人对车距的精准把控,硬生生在弯道里面挤入三辆赛车,用着厘米级别的操控进行博弈。
面对拥挤的TI水塘弯,后排车手一个躲闪不及时,亦或者被夹在中间没有避让空间,就很容易发生连环追尾事故,这种场面在东望洋赛道屡见不鲜。
开赛还不到十秒,水塘弯就出现了四车相撞事故,赛事方直接出动了安全车。
“东望洋不愧为亚洲最危险赛车,起步阶段就发生了四车相撞事故,不过从转播画面来看仅是轻微追尾,应该很快就能清理完毕恢复比赛。”
“另外刚才出现了极其精彩的超车场景,P2车手莫他拿跟P3车手国本京佑,分别超越了杆位车手陈向北,来到了头排的一二位置。”
“看来我之前的担忧已经显现,陈向北用中性胎起步的策略,敌不过对手软胎起步的抓地力优势,前面几圈他会不断面临后排车手的进攻,可能还会出现位置掉落。”
解说李冰已经从对准观众席的转播画面中,猜测出来很多现场观众无法接受陈向北被接连超车。
他只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释中性胎抓地力不及软胎,起步方面的劣势很大。同时还给现场观众打一剂预防针,在软胎跟中性胎抓地力峰值此消彼长之前,陈向北会一直处于防守状态之中,就连第三的位置都不一定能守住!
东望洋赛道出现事故,对于车手们而言都习以为常,他们更多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对手身上。
特别是前排的莫他拿跟国本京佑,他们算是最不希望出动安全车的车手。
因为安全车一旦出动压车,就意味着陈向北多了一圈“暖胎”的时间,那么等动态起步的时候,中国小子的胎温就会达到最佳工况温度。
赛道上的博弈就是如此,一停进站的车队都赌中途会出动安全车,给他们缩短进站窗口时间,甚至于直接白嫖一个进站换胎。
可对于陈向北而言,起步阶段的事故他很获利,意味着能有更多时间提升胎温,以及不会被前车给拉开距离!
一圈过后,损坏的赛车跟掉落的碎片,已经被赛事方工作人员给快速清理干净,前排车手都把目光死死锁定在安全车身上,等待着它撤离赛车结束压车。
伴随着安全车一个转向驶入维修通道,莫他拿一脚油门下去飞驰提速,试图通过反应速度的时间差,直接把后面的国本京佑跟陈向北都给甩掉!
要知道对于莫他拿而言,国本京佑这个卫冕冠军带来的威胁,其实并不比中国小子陈向北低多少。
最好的结果,便是让国本京佑跟陈向北进行缠斗,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F3赛车相比较雷诺初级赛车,除了性能跟空气套件的区别之外,还有便是低扭要更加的充沛,变速箱的响应时间也得到了提升。
这种变化,让赛车在起步跟低速阶段的响应更快。
反应速度跟操控动作差之毫厘,产生的加速结果就失之千里。
莫他拿的想法很美好,国本京佑的操控也没问题。
但这一圈动态起步的陈向北,已经不是静态起步阶段,收到车队提醒必须要降低转速扭矩,无法做到全力发挥的他了。
这一刻,他要让莫他拿跟国本京佑明白,全速起步的自己该有多快多恐怖!
引擎的轰鸣响彻天际,陈向北一脚油门下去疯狂升档,发动机的转速始终维持在最大动力输出值,13号赛车呈现出如同火箭升空的架势,直插国本京佑赛车的内侧。
【提速这么快?】
望着自己赛车左侧,出现的陈向北13号赛车前翼,国本京佑脸上神情写满了震惊。
他身为东望洋赛道史上第二年轻的冠军车手,实力跟天赋这两点都毋庸置疑,同时对赛道跟赛车的熟悉度,也要远远超过陈向北这种纯粹的新人。
说实话,国本京佑认为自己动态起步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