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抛掷岩石较易。为防止崩坏井内设备常常增加中心空眼,其眼深为掏槽眼的1\/3到1\/2,用以增加眼体碎胀补偿空间。为增加岩石破碎度及抛掷效果,可在井筒中心钻凿1到3个空眼,眼深超过最深掏槽眼500毫米以上,并在眼底装入少量炸药,最后起爆。
2) 崩落眼(辅助眼)
崩落眼是破碎岩石的主要炮孔。利用掏槽眼和辅助眼爆破后创造的平行于炮孔的自由面,爆破条件大大改善,故能在该自由面方向上形成较大体积的爆破漏斗
3)周边眼
周边眼的作用控制爆破后的巷道断面、形状、大小和轮廓,使之符合设计要求
4)炮眼布置要求
(1)有较高的炮眼利用率
炮眼利用率等于炮眼循环尺寸除以炮眼深度
(2)先爆炸的炮孔不会破坏后爆炸的炮孔,或影响其内装药爆轰的稳定性
(3)爆破块都均匀,大块率少
(4)爆堆集中,飞石距离小,不会损坏支架或其他设备
(5)爆破后断面和轮廓符合设计要求,壁面平整并能保持井巷围岩本身的强度和稳定性
5)炮眼布置的方法和原则
(1)工作面上各类炮眼布置时应抓两头带中间。即首先选择适当的掏槽方式和掏槽位置。其次是布置好周边眼。最后根据断面大小布置崩落眼
(2)掏槽眼的位置会影响岩石的抛掷距离和破碎块度。立井凿岩爆破时,均匀岩层中可布置在井筒中心,急倾斜岩层中,应布置在靠井中心岩层倾斜的下方
巷道凿岩爆破中,通常布置在断面的中央偏下,方便打眼操作的高度,并考虑崩落眼的布置较为均匀
炮眼的布置必须与打眼设备相匹配
(3)周边眼一般布置在断面轮廓线上。按光面爆破要求,各炮眼要相互平行,眼底落在同一平面上。底眼的最小抵抗线和炮眼间距通常与崩落眼相同。为保证爆破后在巷道底板不留根底,并为铺轨创造条件,底眼眼底要超过底板轮廓线
(4)布置好周边眼和掏槽眼后,再布置崩落眼,崩落眼是以槽腔为自由面层层布置,均匀的分布在被爆岩体上,并根据断面大小和形状调整好最小抵抗线和泡眼密集系数
2.爆破参数设计
在井巷掘进中,主要依据断面大小、炸药性能和钻孔速度来确定炮眼直径。在具体岩石、井巷断面、炸药、孔深、钻孔设备条件下存在最佳炮眼直径,是井巷掘进所需钻爆和装岩总工时为最小
在采用气腿式凿岩机的情况下,炮眼直径多采用42到45毫米,比药卷直径大十毫米左右。随着钻眼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眼深的加大,小直径炮眼已经不能适应需要,在立井深孔爆破中多采用50到55毫米的炮眼直径
2)炮眼深度
炮眼深度是决定掘进进度的重要因素。炮眼的深度与布置,应根据岩、性作业方式、凿岩设备等加以确定。通常情况下,立井短段掘砌混合作业的眼深应为3到5米,大段高单行作业或平行作业眼深也可为3到5米或更深;浅眼多循环作业的眼深应为1.2到2米,但究竟是采用浅孔多循环还是深孔少循环,要根据具体条件进行具体分析,以掘进每米巷道成本最低时的炮眼深度为最优炮眼深度
3)炮眼数目
炮眼数目主要同巷道断面、岩石性质及炸药性能等因素有关,通常岩石越坚硬难爆,所需炮眼数目越多,同时工时和成本增加,因此在保证爆破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少炮眼数目
4)单位炸药消耗量
单位炸药消耗量的确定方法一般通过普数公式计算或按单位炸药消耗量定额选取
单位炸药消耗量确定后,每一循环所使用的装药量可按每循环掘进的岩石体积计算
计算出总药量后,按炮眼数目和炮眼类别及作用范围加以分配。掏槽爆破最困难,掏槽眼单炮孔分配药量最多,崩落眼单炮孔分配药量比掏槽眼少,但比周边眼多。周边眼中眼底单泡孔分配药量最多,帮眼次之,顶眼最少
5)炮眼利用率
炮眼利用率是合理选择钻眼爆破参数的一个重要准则,是衡量爆破参数合理性的重要参数
井巷全断面的炮眼利用率等于每循环工作进尺除以炮眼深度
通常所说的泡眼利用率系指井巷全断,面炮眼利用率,这里的炮孔深度为崩落眼或周边眼深度,不是掏槽眼深度
试验表明,单位炸药消耗量、装药直径、炮眼数目、装药系数和炮眼深度等参数对炮孔利用率的大小产生影响。井巷掘进的较优炮眼利用率为0.85到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