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应刨光,两侧及两端应平整
(2)组合钢模板高度不宜大于1.2米,钢板厚度不应小于3.5毫米,模板应组装方便不、快捷、牢固,应有足够的刚度
(3)整体钢模板高度宜为2到5米,钢板厚度应满足刚度要求,模板通过地面稳车或吊盘悬吊时,其悬吊点不应少于三个
(4)整体滑升钢模板高度亦为1.2到1.4米,钢板厚度不应小于3.5毫米,上下锥度应为0.6%~1.0%,并有足够的刚度。
(5)组装后的模板,其外沿半径应大于井筒设计净半径的10到40毫米,上下面保持水平,其允许误差为十毫米,重复使用的模板应进行检修与整形。
(6)混凝土的水灰比、坍落度和外加剂的掺量应按施工设计的严格控制
(7)对于钢筋混凝土井壁,钢筋宜在地面绑扎或焊接成片,井下竖向钢筋的绑扎,在每一段高的底部,其接头位置可在同一平面上,宜采用钢筋直螺纹连接,连接强度不应小于整体钢筋强度。
(8)井壁混凝土应对称入模、分层浇筑并及时进行机械振捣,当采用滑升模板时,分层浇筑的厚度亦为0.3到0.4米,并严格控制滑升间隔时间
(9)输送混凝土可使用底卸式吊桶,也可使用溜灰管,使用溜灰管输送混凝土应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40或输送深度超过400米时,不得采用流溜灰管输送。使用溜灰管输送混凝土时,混凝土塌落度不应小于150毫米,末端应安设缓冲装置,并采用分灰器入模
(10)脱模时的混凝土强度:采用组合钢模板、整体钢模板时应达到0.7到1兆帕。采用普通钢木模板时应达到1兆帕。采用滑升模板时应达到0.5到0.25兆帕
(11)应按设计规定进行混凝土强度配合比设计及强度试验,并做好井壁隐蔽工程记录
6.2.7立井
1.立井施工的生产系统
立井施工的生产系统主要包括提升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压风和供水系统,以及地面排矸系统等
1)提升系统
立井施工提升系统由提升容器,钩头及联结装置,提升钢丝绳、天轮、提升机以及提升所必备的导向稳绳和滑架等组成。常用的提升方式有单钩和双钩提升两种。提升方式的选择一般根据井筒的大小、深度、提升设备以及井筒施工作业方式来确定。井筒径直径不大于五米时,一般布置一套单钩提升,超过五米可布置两套单钩,大于六米可考虑一套单钩和一套双钩。大于九米可布置三套单钩
凿井期间,提升容器主要采用矸石吊桶以满足出渣和辅助排水的要求,有时也采用底卸式下料吊桶和下料筐等容器满足井筒施工砌壁和辅助作业需要
井筒施工到底后,由井筒转入车场巷道施工时,如果井筒提升需要改为双钩罐笼提升,这时凿井时配置的提升系统,不论是单钩还是双钩,必须选用一台能用于罐笼提升的双滚筒提升机。
2)通风系统
(1)通风方式
井筒施工中,工作面必须不断的通入新鲜空气,以排除岩土层中和破破时产生的有害气体,保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通风方式可采用压入式、抽出式和抽出式为主辅以压入式三种方式,当采用压入式通风时,即通过通风筒向工作面压入新鲜空气,污风经井筒排出,井筒内污浊空气排出缓慢,一般适用于较浅的井筒。而采用抽出式通风时,即通过风筒将工作面污浊空气向外抽,这时井筒内为新鲜空气。爆破后,施工人员可尽快返回工作面。当井筒较深时,采用抽出为主,辅以压入通风,可增大通风系统的风压,提高通风效果。该方式是目前深井施工常用的通风方式。
(2)风量计算
立井井筒施工工作面需要的风量应按下列要求分别计算并选取其中的最大值:
1按绝对瓦斯涌出量计算,应将工作面涌出的瓦斯充分稀释,并应使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瓦斯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2022年版的有关规定
2按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并按每人每分钟新鲜空气量不应少于四立方米进行计算
3按一次爆破炸药量计算所需风量
4使用防爆柴油动力设备的井筒掘进工作面,还应按同时运行的最多柴油动力设备数量增加配风量,配风量不应少于四立方米,每分钟千瓦
5风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2022年版的有关规定
(3)通风设备
立井掘进的通风系统设备是由设置在地面的通风机和井内的风筒组成。通风机一般采用轴流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