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令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文武百官、侍卫、百姓,甚至连圣上也微微睁大了眼睛,神情中带着几分不可思议。众人低声议论,话语中满是对这神奇景象的猜测与惊叹。
“这是天降祥瑞啊!”一位老臣激动地说道,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
“莫非是上天显灵,庇佑我朝?”另一位官员低声附和,眼中满是虔诚。
然而,只有礼部尚书知道,这正是此次担任“圣女”的雪儿施展的“唤灵术”,他微微侧目,看向祭坛一侧的雪儿。
她此刻正站在那里,神情淡然,目光平静,仿佛这一切都与她无关。
接着,一名身着青色道袍的道士缓步走到祭坛一侧。他右手持朱砂笔,左手握黄符纸,神情专注。
他站定后,深吸一口气,随即挥笔写符,朱砂在黄纸上勾勒出复杂的符文,每一笔都仿佛蕴含着天地之力,笔锋流转间,隐隐有风雷之声。
同时那道士口中念念有词,声音低沉,“天地无极,乾坤借法,符咒通灵,护佑苍生……”随着他的咒语,符纸上的符文逐渐散发出淡淡的金光,仿佛与天地间的灵气产生了共鸣。
那金光起初微弱,但随着道士的咒语声越来越响,光芒也逐渐变得耀眼,符纸上的符文仿佛活了过来,闪烁着神秘的光辉。
他一边写符,一边脚踏罡步,身形如行云流水,手中的符纸随着他的动作在空中飞舞,宛如一只只金色的蝴蝶,最终稳稳地贴在祭坛四周的柱子上。
符纸一贴,整个天坛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力量笼罩,他的动作越来越快,符纸上的金光也越来越盛,仿佛要将整个天坛点燃。
接下来是宣读祭文的环节。圣上双手捧着一卷金丝绣边的祭文,缓步走到祭坛中央。祭文以锦缎为底,金线绣边,卷轴两端镶嵌着龙凤纹饰,显得极为庄重华贵。
圣上神情肃穆,缓缓展开祭文,声音洪亮,仿佛可穿透云霄,直达九天,“皇天在上,后土在下,朕承天命,统御万民,今特备祭品,敬献于天,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他的声音在天坛上空回荡,仿佛与天地共鸣。祭文内容详述了国家的现状、百姓的疾苦以及对未来的祈愿,字字恳切,句句深情。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听到圣上的声音,纷纷跪伏在地,神情虔诚,低头祈祷。外围的百姓们也纷纷跪地,双手合十,低声附和着圣上的祈愿。整个天坛笼罩在一片肃穆的氛围中。
圣上的声音继续回荡:“愿上天垂怜,赐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愿后土庇佑,赐我国泰民安,四海升平……”
这一刻,所有人都沉浸在一种神圣的氛围中,心中充满了对天地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期盼。
而后是献祭仪式。
首先,五谷被依次放入青铜鼎中,象征着对天地赐予丰收的感恩。
接着,牲畜被牵上祭坛,由专门的祭司进行宰杀,鲜血流入特制的玉碗中,象征着以生命之力供奉天地。
最后,玉帛被恭敬地摆放在祭坛中央,美玉与丝绸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象征着对天地的至高敬意。
献祭仪式结束后,圣女雪儿缓步走至祭坛正中。此时的她已换上了一袭素白长袍,衣袂飘飘,头戴金丝珠冠,面容清丽绝伦,眉目如画,宛如仙子下凡,令人不敢直视。
“吉时到——”礼官长喝一声,声音穿透云霄,七十二面夔牛鼓齐震,鼓声如雷,震得天地都随之颤动。
雪儿抬眸,目光如水,望向从北斗方位缓步而来的奉灯二使。一人手中捧着琉璃盏,盏中盛着的是王朝百年气运所系的“七星续命灯”;另一人手中则捧着鎏金火纹匣,匣中盛着的,正是可为王朝再续百年气运的火种——“启运灵犀火”。
雪儿看着二人款款走来,垂在身侧的双拳微微收紧,掌心已沁出薄汗。她心底不由得紧张起来,眼角余光朝着圣上的方向望去。
只见九王爷莫承渊与禁军统领萧如尘分列其左右,神情肃穆,目光如炬。而环绕祭典现场的守卫,个个身着精良铠甲,手持利刃,人数明显比往年多了好几倍,显然是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变故。
“圣女大人。”突如其来的沙哑声音惊得雪儿脊背一僵。她猛然回头,只见那青袍道士不知何时已悄然来到她的身后,脚下正踏在星轨交汇处。而此时,鼓声渐急,奉灯使距祭坛仅剩七步。
雪儿侧身低语,声音冷冽,“阁下不该出现在这个位置上吧,不怕被星轨绞成齑粉么?”
青袍道士枯枝般的手指突然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