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的所有事情。
——他的痛苦丶他发出的短信丶他机缘巧合帮了郭琳……
——万恒的出现丶周扬的巧合与成全丶以及那本《诗集》……
——最后是,万恒做了一场奇怪的噩梦,跌跌撞撞地冲进他怀里,告诉他,他将要死在明天晚上……
然后,走马灯结束,佘宁睁开眼睛,循环内外一切巧合与线索被收拢成一线,他从幻觉中清醒。
而后,在现实里,佘宁和眼前这个“意外”紧紧相拥。
就在触碰到彼此心跳那一瞬间,佘宁突然意识到,如果说万恒的出现是自己丶郭琳与周扬一层层机缘巧合下的结果;那本《诗集》只是万恒喜欢的一个作者写的一本书;那万恒的那个梦呢?
每一个事件都能勉强找到一个合适的因果,可所有强行解释的说辞都无法解释那个噩梦,而且噩梦也许不仅仅只是这一个。佘宁还记得周扬在跟自己聊万恒搬家后的情况时,也提到过万恒常常做噩梦。
很多事情出现一个巧合的时候,也许是巧合,可如果出现了一连串的巧合且还具有无法解释的事情,也许就远不止巧合了。
佘宁在那一刻忽然有一种大胆且有点疯狂的猜想:他觉得他和万恒,当他们两个单独作为两个独立的个体,分离无法见面时,似乎只是两个再普通不过的人,可此时此刻,当他们靠近,连结两人关系的绳索上却满是蹊跷,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万恒的梦在某种程度上真的是破开局面的钥匙。
曾经,循环里的恨意与对不确定的恐惧让佘宁变得谨小慎微,每走一步都要顾虑万分,思量因果,可现在万恒的出现给了他曙光,让他感受到了爱,而爱不仅能抵消恨,也能让人变得勇敢。
佘宁觉得自己好像真的有了一点变化。
他忽然觉得,与其再继续小心翼翼地抓住一根明天就会消失的稻草,等待注定被重置的命运,不如放手一搏大胆尝试,和爱人一起将这稻草编织成秋千,即便这秋千也许并不坚固,即便它终将扬起在悬崖之上,可彼此靠近,相爱的心跳就会一直紧紧相连。
他们需要坦诚相见。
於是,佘宁盯着万恒的眼睛,接着前面的话,一字一句地说:“万恒,无论你相不相信,你告诉我你做的那个梦,是真的。”
话音刚落,万恒猛地瞪大了眼睛,震惊之下的瞳孔仿佛本就不平整的地面又皲裂出无数裂痕,然后逐渐扩散。
确实超出了自己惯常的理解范围……万恒只觉得脑子嗡的一声响,本还细细盘算着眼下局面的神经突然崩裂,大脑瞬间一片空白。他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嘴巴一张一合了好几次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他实在太震惊了,震惊到连接受都不会了。
佘宁知道自己的话有多难以让人接受。
一个人怎么知道自己明天会死?又为什么梦见对方会死……这所有的问题都超出了正常人能理解的范围。佘宁知道自己讲了会有什么后果,所以他才总是自己孤独徘徊,也不与人讲。
他想过万恒可能会有的反应,也做足了心理准备,只是反应真的到了自己面前,他仍旧抑制不住地心疼。
一个人要接受另一个人全部的荒唐与对当下现状的恐惧,佘宁不忍心再说,心里已经开始有了后悔的意思,可他已经开了头,就算再后悔再心疼难过,也只能先硬着头皮讲下去。
他把循环的事情向万恒和盘托出。
万恒的震惊一直持续到了佘宁最后一个话音落下。
“大概就是这样……”佘宁收束结尾,最后说,“这已经是第1000次循环了。”
说完了,很奇怪,没有一点释怀,佘宁忽然觉得自己很自私。
万恒的每一个反应佘宁都看在眼里,他能感受到万恒在极力消化这些事情,可这些事情本身又实在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和承受范围,所以万恒在拼命呼吸丶拼命吞咽,试图用这些生理上的真实感官来抵抗认知的崩塌和内心世界的动荡不安。
万恒不发一言地听完,一直在努力地接受和消化一切。
佘宁知道万恒需要时间。
然而,在万恒反应的时间里,强烈的后悔几乎快要把佘宁吞没了,循环里的惯性思维很难短时间内更正,对於万恒谨小慎微的习惯让他不由自主地再次陷入自责,眼下的一切让他觉得自己不该说出这些的,万恒应该永远是快乐的,万恒不该和他一起分享痛苦。
太爱与太思念一个人时,那种对待恋人如对待易碎的瓷器般珍视的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