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九硬,二九软,三九冻破碗,四九五九遍河杨柳,六九七九......”少年成娃帮阿爷揉着肩膀,都好几遍了,说到六九七九之后往下就再不会说了。
八十岁高龄的阿爷盘腿坐在烤箱边的炕上,依旧是那把铜制的茶壶,还是煮着茯茶,茶壶冒着热气,满屋子飘着放着花椒的茶香,窗子玻璃上乌拉拉满是雾气,屋子里暖烘烘的,好不舒服。
“哈哈,你娃娃老是记不住这个,今天就是头九了,又一年过去了。”阿爷还是那么慢条斯理的:“好了,再你慢慢想去吧,我下棋去喽,走的时候记着把红莲带好。”阿爷说着一个转身,两腿顺道伸开,利索的下了炕。
“阿爷,外面冷,你把大衣穿上。”成娃说着忙从阿爷睡的炕上拿来一件狼毛大衣,这是前年阿爸去昌都给阿爷买来的。
“好,好。你看,快一点半了,你也抓紧收拾下,都上初一了,上学可别迟到了啊。”阿爷叮咛着,任由孙子给他穿上,这才走出屋门去。
成娃也随后赶紧收拾书包,准备上学,同时朝着里屋喊道:“红莲,红莲。”
“怎么了,哥哥。”红莲梳着两个小辫子,背着书包,跑到成娃跟前。
“哦,再没啥,就是叫你上学去呢。”
“我早就收拾好了,哪像你啊,每次都拖拖拉拉的。我们老师说了,做事要干净利落。”红莲拿她乌黑的大眼睛瞥了一眼,不屑的说道。
“我要做的事情多,所以啰嗦点,你知道什么,赶紧走。”
临出门前,成娃突然记起一事,忙又折返到商店里,阿妈正忙着给顾客装茶叶,成娃进来的时候顾客刚走,阿妈拿抹布擦着刚刚掉在柜台上的茶叶渣子,扭头道:“还不赶紧上学去,又回来干撒?小心迟到了。”
“阿妈,今天是冬至,一会你闲了准备些馅子,我放学来了我俩包饺子。”
“好,我知道。你阿爸和三叔刚才来电话说后天也就到家了,他们这会在道孚县,今晚赶到成都。”
“昂,知道了。那我走了,你别忘了饺子馅啊。”
“赶紧去,我记着呢。”
成娃说完一如往日带着红莲上学去了。
转眼已是日落西山,孩子们都陆续三三两两的回家了。成娃今天值日,比往日稍晚到了十来分钟,刚到门口,就直接奔商店去了。
“阿妈,馅子准备好啦?”
“早准备好了。”
“太好了,今天作业多,那我先做作业去了。”
“好好,那就晚饭不用你做了,一会你帮我看着铺子,我去做。”
“好,知道了。”
自从成娃四年级以来,做饭、洗衣、收拾家务,基本由成娃包了。
“哦,我还忘了。”成娃临走问道:“我刚进来门口没看见阿爷,阿爷去哪了?”
“你阿爷下午说头有点疼,房子里休息去了。你先去看看。”
“哦,知道了。”成娃答应着,直奔里屋阿爷房间。
阿爷这阵正躺在炕上呼哧呼哧地睡觉呢,成娃看也没什么大碍,就又蹑手蹑脚关了屋门出来,到铺子,给阿妈说了阿爷的情况,之后换了阿妈,一边看守铺子一边做作业去了。
已是12月底了,天气格外寒冷。
成娃很快做完了作业,又叫来妹妹红莲,帮着把作业检查了一遍。这档口,阿妈已经包好了饺子,他让成娃去叫阿爷。
阿爷睡了一觉,也感觉轻松了许多,一家人煮着饺子,又说又笑,这又度过了一个温馨的夜晚。
两日后的晌午,阿爸和三叔回来了,这次出去了两个多月,阿爸的皮肤都被紫外线晒得黑红黑红的,因为脖子短,再加上肥胖的缘故,阿爸常年不习惯系衬衣最上头的两个纽扣,所以这趟回来,脖子下面也给晒出了V型的暗红色。不过这趟,阿爸说挣的钱也是最多的一次,一家人好不开心。
“后天就是腊八了,阿爷爱吃腊八粥,你好好准备点麦仁。”阿爸记着阿爷的这口爱好,进门不久就给阿妈安排道。
“我记着呢,我给大嫂子说了,她说她家有点红麦,说这两天就送来。”阿妈一边忙乎着给阿爸和三叔准备饭食,一边回道。
“嫂子,我饱着呢,不吃了,我去外面转转。”三叔说着起身朝外走去。
“昂,那你摸黑回来,一起吃晚饭啊。”阿妈回道。
“才来,别喝酒啊。”阿爸急着插上一句。
“昂,知道了。”三叔答应着出了屋门。
“肯定是去冯家了。”看着三叔走了,阿爸喝了口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