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新车。淘汰了两辆‘对眼’,接了一辆‘八康’、一辆‘前四后八’。”文老板一边举起两根手指转换比划着八和二,一边慢条斯理的回道。
因解放牌CA10前风挡玻璃由两块组成,所以当地人称把它称为“对眼”,而第二代解放CA6110A改进成一整块前风挡玻璃,所以称为“一支眼”,随后便是加长版的“一支眼”,而今康明斯都成核载八吨位的,也就是“八康”,更是新出了重卡“前四后八”。
“更新换代了?现在都有双桥的货车了?!”阿爸一下子明白了怎么回事,“八康”他不惊奇,这“双桥”的货车都出来了,着实发展够快的。
“哎,对了,你们看,和老大说话就是轻松些。”闫师适时说道,大家又是一阵会意的笑。
不过阿爸完全沉浸在新车的消息里:“性能怎么样?”
“那还用说吗,‘八康’拉个十一二吨跑川藏线不成问题,‘双桥’就更不用说了。”
“价位来?怎么样?”阿爸接着询问道。
“卖车也是生意,价位就因人而异了,主要看你怎么谈。”
“老大哥把你的那个二手‘加长一支眼’换个‘前四后八’呢吗?”
“换个是好,就是害怕钱不够,再说也没见车啥样子。”阿爸回道。
“我阿舅就负责车队的‘前四后八’,昨天中午才来,这会还在车队,我带你看走。”之前倒茶的尕西木说道。
“文老板这阵子忙吗?”阿爸问一旁的文老板。
“不忙,媳妇在,我陪你走。”
说走就走,文老板陪着阿爸,由尕西木带着朝西边不远处的西大寺车队走去。
刚到大门口,就远远看见院子里南墙根停着一辆一眼望去好多轮子的高高大大的桔红色大货车,阿爸一阵兴奋,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尕西木则小跑着去车队休息室叫他舅舅。
之后,尕西木舅舅带着阿爸和文老板感受了一下车的性能,阿爸在赞叹这辆县城第一辆“前四后八”之余,询问起了卖车的情况,具体价位尕西木舅舅也不知道,他只知道这是辆从成都二仙桥买来的二手车。
“那原车厂在哪里?”文老板问道。
“这个我知道,都在二汽厂子。”在尕西木舅舅摇头的档口阿爸说道。
“二汽厂子?在哪里?”
“湖北十堰。”
随后,阿爸和文老板谢过尕西木和他舅舅,往南门走来。
一路上,文老板在谈话中知道了阿爸的决定,那就是尽快去趟十堰,了解行情。
阿爸记着阿爷往日“事以密成、语以泄败”的叮咛,于是也叮嘱文老板暂时守着秘密。
“有啥困难吗?”快到南门时,文老板问阿爸。
“暂时没有,到时实在不行,就需要接济点钱。”阿爸对他这位朋友一向都是几乎没有什么保留的。
“好,没问题,到时候你说话。”
二人说话间,已到了文老板的店门口,一众人等还聚集在一起说笑着,见阿爸和文老板回来,都不约而同的看向他们二人。
“两位老哥研究的怎么样?”闫师询问道。
“好车,确实是好车,不过车太大,拉的东西多,跑短途不划算。”阿爸回道。
“老大哥的眼睛到底就是毒,一句话说到点子上了。”尕德顺感叹道。
“就是啊,昨天下午有一车货要拉上安康去尼,就是货太少没谈成。”人群中不知谁说道。
“啥货?”文老板问道。
“就临夏转运过来的帐篷、纱布、汤瓶乱七八糟的,也就五六吨的样子。”
“货主还在吗?”
“在啊,今早人还在这附近。”
“货主人住在啥地方知道吗?”
“说是在西门口华侨公司呢。”
文老板朝阿爸瞅了瞅,阿爸会意,随即说道:“弟兄们先谝着,老三今天就来了,我去把这车货联系下。刚才给消息的弟兄一起走。”
之前说话的人明白,要是这趟生意谈成,他能收到一笔信息费,所以也就跟着阿爸一起去西门口。
有时候有些事,你怎么想办法他都不成,而有时候却是有如神助,一切得来全不费工夫。阿爸很顺利就和临夏货主见了面,也谈成了生意,对方付了五百元的订金,约定次日下午六点装车,后天早上六点出发。阿爸也像以往一样大方地给提供消息的那人给了二十元的信息费。
等着一切完成,已是傍晚,阿爸顺道买了一副牛骨架,径直朝文老板的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