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頭玖 > 第31章 路遇

第31章 路遇

这可是成娃第一次离家独自面对生活,阿爸多少还是挺担心的,他不放心成娃,就让成娃住校适应生活,他就在附近找了个小旅馆住了下来。

两天下来,看着成娃很快就融入了大学生活,阿爸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成娃所在的宿舍总共住着四个人,都是一个班上的。成娃在靠窗户的上铺,他的下铺王志军是来自青海民和的,他爸爸是当地中学的老师,他妈妈则在家务农;对面上铺是兰州西固的罗建东,家里双亲都是兰炼的工人;下铺是天水北道的郭龙,父母亲承包着几百亩地种苹果。成娃的舍友们都比较朴实,待人友善,都是家里的好孩子,学校里的好学生,在一起很是聊得来。成娃一米七五的身高,在宿舍里是“海拔”最高的,还被选为舍长。

同宿舍的其他三个同学对成娃充满了好奇。

“你们家乡全都是藏族吗?”

“那你们以前上学是不是都骑着牦牛去的?”

“你们是不是不吃米饭,不吃蔬菜,就吃牛羊肉,酥油,还有,还有那个叫啥来着?”

“你说的那叫糌粑,那是用炒熟的青稞面粉和酥油,白砂糖一起拌匀的。”

成娃也不恼,就耐着性子一个一个解释给他们听。

成娃的班里总共四十二个学生,大多数是省内的,外省的共九人。班里有个临县叫杨俊的,是个藏族,在这远离家乡四百多公里的地方,还能听到乡音,这让成娃立时没了陌生感。

阿爸在兰州待了两天,加上刚到的那半天,拢共两天半时间。

其实,最担心成娃的还是阿妈,她不善言辞,只会一味地隐忍着,每次接阿爸的电话,刚开始是身不由已的紧张,直到听到成娃的轻松欢快的声音,才会放松下来。

阿爸走了以后,成娃确实有那么几天的失落,毕竟是第一次离家,但我们永远不要小看一个男孩子的成长和适应能力,当无法改变的事实摆在面前的时候,一个男孩子是会很快找到生存的门道的。

成娃不但和宿舍里的男孩子们相处的很好,而且和班里的同学也相谈甚欢,大家都喜欢这个知识面广,懂得多,乐于助人,且很有原则的大男孩。

成娃知道,大学里的爱情最后都会是悲剧,尤其像他这样小县城来的孩子,家境并不富裕,而且毕业后注定是要回到家乡,给父母养老送终的。所以,面对女同学送来的暧昧,成娃都是直接远离的。

其实成娃这样真是对的,同时也避免了太多不必要的麻烦和纠葛。

社会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电子产品铺天盖地的抢占市场。成娃的随身听还一次都没修过,却发现身边的人都在听MP3。

成娃用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买了一套英语四级的听力磁带,当别的孩子还在追星听流行歌曲的时候,成娃已经着手备考四级了。

正直向上的成娃很快也得到了辅导员以及所有老师的喜爱,第一学期还没结束,就被吸收为学生会成员,虽然仅仅是个跑腿的,但在那个年代,那所高校,这么快就被吸收为学生干部的重点培养对象,确实是少之又少。

听到孩子这么优秀,言语中洋溢着青春的光彩,电话那头的阿妈这才终于完全放下心来。

阿妈很欣慰,从小就懂事的成娃一直都是她的骄傲,亲朋好友只要一说起她的成娃,无不夸赞。

转眼间,假期到了,成娃给红莲买了一个红色的MP3,给吉焕买了一台步步高学习机。

社会的良性竞争也给在外求学的孩子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方便,就连大巴车,为了揽生意也主动联系到学生会,成娃也为老家和临县的同学们贴出一张“请放假打算回家的同学于今明两日抓紧时间到学生会预定车票”的海报,很快三十几个座位就被订购。

两日后的清晨,成娃终于结束了一学期的学业,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在回去的大巴车上,成娃认识了更多老家和临县的同学,有同级不同班的,也有更高年级的学哥学姐,这趟成娃组织的回家,令他意外的不仅仅是这些,而是从一个同级不同院系的临县学哥那里,成娃听到了一个他太想听到的名字——拉姆东珠。

“我认识一个你们县上的男生,他家是车巴沟的,说是在你们县城也有一个住处。”这个叫李彦辉的学哥就坐在成娃旁边,隔着过道,大巴车出了七道子梁隧道后,和成娃攀谈起来。

“车巴沟的?在县城也有住处?”成娃重复着李彦辉的话,回忆着:“那他叫什么名字?”

“拉姆东珠。”

“什么?拉姆东珠?!”成娃惊呼道,引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