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一 后续-徐汇英
徐汇英一觉醒来,义阳王遭天谴身亡,赵王和楚国公祖孙联合谋逆,也因此没了性命,朝堂上天翻地覆,完全没想到徐景能将局面变成这样。
帮徐景收拾完烂摊子,该杀的杀,流放的流放,徐汇英才有时间坐下来思索一切变化的缘由。
“陛下,这是长宁县主从蜀地送来的番薯,叫膳房做好,请陛下品尝,县主一片心意,陛下您看看味道如何。”孟春来的声音打断徐汇英思绪。
徐汇英陡然回神,从长宁县主想到义阳王妃和楚国公夫人,徐景赐死楚国公,却没有清算尚在子虚国的两人。
换回来以前,她正在翻看史书,看到一半书上文字遽然变化,她快速扫过变化后的字句,粗略了解大致情况,然而没有留心义阳王妃是何结局。
义阳王死得不体面,封号和爵位也被收回,她隐约记得看到过是有一曹姓女婚配宗室,出使海外,得双穗稻,只是她当时看得太快,没有注意名字,现下想来,会不会就是义阳王妃?
可曹姓女子数不胜数,婚配宗室的曹氏女更不少,并且边关还有一个曹才人,颇有才略。
徐汇英拢眉,如果做错,极有可能会莫名其妙再次和徐景互换,她必须慎重。
那婆媳二人送信回来表示对赵王谋逆一概不知,愿意和离,自逐海外,留在子虚国为君分忧,永远不回长安。
徐汇英接过那盘番薯,问孟春来:“春来,义阳王妃和楚国公夫人,你说如何处置是好?”
孟春来心突突跳起来,不知为何,突然感觉皇帝哪里变了,她按捺住怀疑,小心答道:“陛下,义阳王亡故之时,王妃和夫人奉旨出使子虚国,顶着名声受损的风险也没有回来奔丧,由此可见,王妃丶夫人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二念,微臣以为应当从轻发落。”
徐汇英本想将曹幼芝和蒋如意召回一并治罪,听孟春来这么说,她思忖片刻,心偏了偏,还是依照徐景的决策不动为妙。
万一义阳王妃正是拿回双穗稻之人,她将人处置了,岂不要出事!
“也好,便让她们待在子虚国吧。”
如此能够展现她的宽仁,安抚那些卷进谋逆案的人,徐汇英放下赶尽杀绝的念头。
当晚,徐汇英做了一个梦,她梦见自己晚年猜忌诸臣,众叛亲离,太女被废,孟春来被杀,君臣离心,王素心和何大花相继辞官,太孙生存艰难,每回来她身边侍奉都战战兢兢,缩手缩脚,不得她喜爱,在有心人的唆使下,太孙谋逆,事败自尽而亡。
那时她才惊觉身边已经没有可以说真心话的人,面对她的人要么畏惧她的权威,要么觊觎她的皇位,想找人说说话,闲话几句都做不到。
女儿和孙女亡故,膝下凄凉,朝臣催促她选定储君,安稳社稷,那些徐姓的人名从她耳边一一过去,徐汇英心中一片悲凉,将过继之事搪塞过去。
然而未立储君招致诸王叛乱的祸患,诸王围攻皇城,千钧一发之际,赵王引兵前来救驾,平息叛乱。面对没有符合心意之人承继皇位的局面,在崩逝前,她无可奈何,只得将皇位传给赵王。
徐汇英猛地惊醒,大汗淋漓,她静静坐着平稳气息,心知肚明并不是梦,倘若没有和徐景互换,这就是她的结局。
徐景到来,废太女失踪,改变徐成玉被赐死的命运,又开恩科,提拔女官,征募娘子军,王素心和何大花她们没有被挤兑离开朝堂,孟春来不至于落到孤立无援的地步。
而赵王丶义阳王和楚国公身死,彻底扭转既定结局,后世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后一次互换前她看到史书所写结局,代代皆由女子继承皇位,她打下的大夏江山真正稳固。
相比她最初的结局,算计来,算计去,终是一场空,徐汇英总算知晓自己为何会和徐景互换了——仅凭这梦唤不醒她。
没有徐景,她依旧会走上老路,度过凄惨晚年,唯有亲身经历后世女子不易,体会到徐景所做一切带来的变化,等徐景彻底改变众人命运,她知道结果以后重新回来,方有出路。
想清楚这一点,徐汇英下榻更衣,以长宁县主种植番薯有功,拟诏封她为郡王,划分封地,永享食邑,后代可通过宗室考试承袭爵位。
稷山长公主徐剑英被亲友登门庆贺,得知女儿得封郡王,她吓了一大跳,惶惶不安地在宅子里来回踱步,怀疑道:“圣上莫不是遭邪祟附体?还是又在哪里设下圈套,等着我家荣儿钻!”
徐剑英左思右想,徐荣封王对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