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板尝了一口,和沈青禾四年前做的那锅几乎没什么差别。
高兴地握着长福的手一口连声地道谢,“穆夫人可真是聪慧,竟然能想到这种办法,以后我不用去云州,也能吃上云州的烧鸡了。”
赵老板高兴,长福也高兴,“我们家夫人当然是聪慧的,否则当初三爷也不会舍近求远,去凉州娶回来。”
五千两银子的事,他没好意思说。
当年的五千两银子做聘礼,能轰动半个云州城。
如今五千两银子不过是富贵人家的办事流程了。
赵老板请店里的人都尝了尝,所有人都捧着说好,正好有客人进门,赵老板赶紧推销。
那客人也是大方的,顺着赵老板的推销点了烧鸡,尝过之后,不光一口连声地称好,还让他包了一只准备带回家给家人吃。
赵老板高兴地给长福竖大拇指,“你回去告诉穆老弟,这配方的事成了,让我再观察一段时间,销路好,咱们谈长期合作。”
赵老板这锅烧鸡做的不多,担心卖不出去,一共才做了十只。
他告诉长福,三天后再送一次汤料。
长福都答应着。
临走前,赵老板给穆家带了很多京城的特产。
又给了长福半两碎银子,作为辛苦费。
长福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自从长福离开,沈青禾一直心不在焉的,担心汤料不好使,费了这么多心思就白白的浪费了。
穆宗辰看出她在的担心,安慰道:“肯定能成的,你就别担心了。”
沈青禾笑道:“我也想着能成,只是没听到结果,总是惦记着。”
长福一直到天黑才赶回来,沈青禾就一直等到天黑。
看见马背上驮了很多东西,心里肯定是赵老板送的,这配料多半是成功了。
果然长福一边翻身下马,一边喜不自禁地说道:“烧鸡做出来了,和在咱家做的味道不差,赵老爷很高兴,还有客人点了,又吃又拿的,反应也好。”
沈青禾终于松了口气。
穆宗辰扶着她的肩膀,与有荣焉:“我就说能成。”
接下来长福把赵老板送的东西都卸下来,又把赵老板的话转达给穆宗辰和沈青禾。
沈青禾都记在了心里,两天后再准备些熬好的汤料送到京城。
从头到尾小阿卿都在,他看见长福骑马回来,心里羡慕极了,眼巴巴地看着他把马送回了马厩。
又听说三天后还要去京城,心里忍不住盘算了起来。
三天后正好是休息的日子,他干脆找借口去姑姑家玩一天,娘肯定允许。
然后他半路跟着长福去京城,姑姑一家不知道他过去,娘以为他去了姑姑家,只要他晚上准时回来,神不知鬼不觉。
小阿卿盘算好了之后,为这么聪明的自己悄悄竖了个大拇指。
三天时间很快到了,沈青禾将汤料装好,嘱咐长福仔细着点,别洒了。
长福滑的像条泥鳅,笑呵呵的保证道:“三奶奶您放心吧,保证完成任务。”
沈青禾惦记父母,又装了两只烧鸡和她亲手做的一些吃食,还有些小孩的衣服,丝绸等物,让长福有时间送到沈家的香料铺子。
和赵老板的客栈只隔了几个门口,一打听就能找到。
长福肩负重任,把东西放到马背上,和穆宗辰打过招呼后出了门。
长福骑的是家里一匹不怎么骑的老黑马,速度虽然不怎么快,胜在稳重。
长福骑着稳妥。
而匹穆宗辰的白马一直养在马厩里,穆宗辰偶尔会骑出门。
小阿卿早瞄好了长福,趁着穆宗辰忙碌的时候偷偷把白马牵了出去。
路上遇到佣人,只说替爹爹出门办事,他平时不读书的时候也很少着家,是以没有人怀疑。
小阿卿等在出城的必经之路上,很快见到长福骑着老马过来了。
长福没想到看见小阿卿,还骑着白马出来的,惊讶道:“卿少爷怎么在这?”
为了让小阿卿骑马,穆宗辰特意打了一副小马鞍。
正好适合小阿卿的身高。
此刻小阿卿骑在白马上,端着肩膀,底气特别足地说道:“当然是我爹不放心你,让我跟着的。”
这话说得难辨真假。
长福虽然一直跟着穆宗辰办事,也深得他的信任,可到底是个下人。
小阿卿年纪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