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却有一种独特的美感。
“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我问道。
她低下头,轻声说道:“它不完美……但我很喜欢。”
“为什么喜欢?”我继续追问。
“因为它让我觉得……自由。”她的声音渐渐变得坚定,“我不再被‘完美’束缚,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
我微笑着点点头:“这就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感觉。”
---
第四幕:自我接纳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雨晴逐渐学会了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她开始尝试更多的创作风格,甚至故意在画中加入一些“瑕疵”。
“林医生,我发现‘不完美’其实很有趣。”她兴奋地说道,“它让我的画更有生命力,更像我自己。”
我微笑着点头:“是的,艺术本身就是一种表达,而不是追求完美。”
她深吸了一口气,眼神中充满了希望:“我觉得我找到了新的创作动力。我不再害怕失败了,因为失败也是创作的一部分。”
“这就是认知行为疗法的核心。”我解释道,“我们通过改变思维方式,来改变行为模式。你不再被‘完美主义’束缚,而是学会了接纳自己,接纳不完美。”
她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感激:“谢谢你,林医生。如果没有你,我可能还在那个黑暗的角落里挣扎。”
“这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我轻声说道,“我只是帮你打开了那扇门。”
---
第五幕:林默的反思
送走雨晴后,我坐在沙发上,望着窗外的梧桐树,心中却有些复杂。
“完美主义……”我低声自语道,“我是不是也在追求某种‘完美’?”
我想起了自己的过去,那段未解的心结。或许,我也需要像雨晴一样,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我拿起笔记本,写下了一行字:“治疗病人的过程,也是治愈自己的过程。”
---
喜欢心理医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