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一心致富,少卿夫人发家记 > 第九十四章 记挂

第九十四章 记挂

“沈大人?”姜斓见门打开之后走进来的是沈淮序,也是一愣。

“是我。”沈淮序点头应下。

“可今日找我来的不是沈夫人……”姜斓说着,突然意识到什么,再次看向沈淮序时带着些微妙,“莫非是沈夫人误会了?”

“走吧,我送你出去。”沈淮序并未明说,只是带着姜斓往外走。

此刻姜斓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她也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真问清楚了,两个人都尴尬。

她跟在沈淮序的身后往出口走。

姜斓心底尴尬没想那么多,也没心思注意周围的人和事,而沈淮序也沉浸在自己的心思中。

二人都没注意到身后那双充满嫉妒的眼睛。

做了快一个月的船,姜鹤年下地走路都感觉地面在晃悠。

“鹤年兄!”周泽阳还隔着老远就朝姜鹤年挥手,走到跟前更是毫不客气,一把揽住他的肩膀。

“你去京城来回一趟瞧着都瘦了不少,随我去吃顿好的,赶紧补一补!”

“不然回去婶子瞧见了又该心疼你了。”

周泽阳和姜鹤年关系好,自然也去过姜家,同姜父姜母也认得关系还不错。

“泽阳,你回书院帮我同夫子告个假,我赶回家去。”姜鹤年估摸着送回家的信应该也就是这几日到,他还惦记着姜父的腿,不敢耽误太久。

“你再着急也不能不吃饭啊!你随我去吃顿饭能耽误什么!”

周泽阳赶忙拉住姜鹤年的胳膊,“你先随我去吃饭,我大伯正好要往你们姜家村那边去,你吃完饭随他一起,也好有个伴!”

“你的脚程走回去,天早就黑了,这路上不见得太平,你自己一个人上路,如何叫人放心?”

周泽阳又劝了几句,姜鹤年才跟着一起去吃饭。

府州之下的小村子可不像京城那般安全,莫说路上时不时有山匪出没,就说这附近小村子里住着的人都各怀鬼胎,瞧见落单的书生,那就跟狼瞧见肉一样。

轻则散尽家财,重则曝尸荒野!

周泽阳算得上是周淮的表哥,虽说这些年周淮他们一家搬到京城后都没怎么见面,但联系还是一直保持着。

周泽阳也算周淮和姜鹤年之间的桥梁,这次帮了他不小的忙。

这顿饭姜鹤年自然不会让周泽阳付钱,他进去前找了借口先找到店小二先预付银子。

“姜秀才,这个包厢最多不会超过三两银子,您先给二两银子就成,到时候多退少补。”店小二认得姜鹤年,笑着说清楚价格。

这是开在书院附近的饭馆,价格适中,府城的物价自然也比京城便宜一些,书院有些家境殷实的学子经常光顾。

毕竟无论什么时代,这天底下的食堂都跟商量好了一样,不仅难吃而且量少。

姜鹤年来过的此处一只手都数得过来,但并不妨碍店里的小二认识他。

倒不是因为别的原因,而是每次来饭馆吃饭的学子总是讨论姜鹤年的文章和策论,久而久之店小二也就把姜鹤年这个名字记在心上了,等姜鹤年一去店里,店小二就对上人了。

别的不说,店小二是最佩服念书好的人,他对待姜鹤年自然也很客气。

姜鹤年在包袱里翻钱袋的时候,店小二也不着急,就在一边耐心等着。

出门在外,姜鹤年自然也带了些钱,这几年一直都帮着附近的书肆抄书,休假的时候也帮着书院整理书籍,花去了一些也攒下不少。

这些钱得来不容易,自然也好好放着。

姜母给姜鹤年在长衫的内里缝了块布,做了一个口袋,碎银子和铜板都放在里面。

可这次姜鹤年往里一摸,却摸到一个荷包,和自己装钱的布袋完全不同的触感。

路上自己没什么地方需要用钱,也没人动过自己的包袱,只有从京城出发前,小妹支使小荷帮自己收拾过一次衣裳。

应当是那个时候放进去的……

他没有声张,面色不改地从包袱里掏出自己的钱袋子,数了二两银子出来给店小二。

姜鹤年拿着包袱的手慢慢收紧,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原来……小妹一直记挂着自己,也就自己傻,这么久才发现。

“周伯伯。”姜鹤年进包厢同坐在上首的周家大伯见礼。

“快坐吧!”周大伯是个常年在外跑镖的汉子,瞧见姜鹤年这般文弱的书生还真没什么话茬,只能让自己笑得尽量和善一些,别把人吓着。

“大伯,一会儿鹤年就同你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