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 > 第四百四十九章 双捷定边尘

第四百四十九章 双捷定边尘

永徽六年五月壬午日,辽水上游的贵端水还浮着碎冰。*微-趣?小+说?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程名振的军队列在河北岸,玄甲在晨光里泛着冷光,士兵们攥着长矛的手背上青筋突起,呵出的白气在风里散得极快。

对岸的高句丽兵筑起了土垒,黑旗上的狼头纹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旗脚下的弓箭手已经搭好了箭,箭头对着河面,寒光刺眼。

“将军,水流太急,冰碴子割船板。”

副将指着河面,昨天试渡的小船被冰撞出了好几个窟窿,此刻正歪在岸边;

“要不等正午冰化些再渡?”

程名振没说话,只是往手心啐了口唾沫,握紧了腰间的横刀。

他靴底的铁掌在冻土上碾了碾,忽然抬手一挥:

“传令,步兵搭浮桥,骑兵找冰层厚的地方蹚过去!”

号角声在河谷里炸开时,步兵们扛着松木跳板冲进水里,冰水瞬间没过膝盖,有人踉跄着被冰碴子绊倒,后面的人踩着他的肩膀继续往前铺板。

高句丽的箭雨射过来,噗噗地扎进水里,溅起的水花混着血珠,很快又被新的水流冲散。

骑兵们在下游找到了一处冰层较厚的河段,马靴踩上去能听见咯吱的响声。+d\u,a¢n`q.i-n-g\s·i_.~o?r!g·

程名振一马当先,黑马刚踏进水里,冰面就裂开了细纹,他夹紧马腹,刀刃在前额护心镜上挡开一支冷箭,箭杆弹出去,掉进冰窟窿里没了踪影。

贵端水的交战从辰时打到未时。

高句丽兵的阵型在浮桥搭成时就乱了,有个戴铜盔的校尉被唐军的长矛刺穿了喉咙,尸体顺着水流漂下去,撞在冰碴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程名振在乱军里看到高句丽的主将,那人正往土垒后面退,他追上去一刀劈断对方的旗杆,狼头旗轰然倒下时,周围的高句丽兵瞬间溃散。

打扫战场时,士兵们从尸体上剥下还能穿的甲胄,把断箭和矛尖捡起来装袋。

有个新兵蹲在河边洗手,河水红得发暗,他洗了三遍,指甲缝里的血渍还是没洗掉,干呕了两声,

被老兵踹了一脚:

“吐什么?打赢了就该笑!”

癸未日的清晨,长安太极宫的钟声刚过卯时,程咬金已经披好了铠甲。

他今年五十八岁,鬓角的白发在盔缨下露出来,却腰杆笔直,接过内侍递来的兵符时,指节叩在符牌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完·本+神.站? !已?发.布!最~新,章_节`

“葱山道那边雪刚化,贺鲁的骑兵正在莫贺延碛一带劫掠,你带三万兵过去,务必把他赶回伊丽水以西。”

李治的声音在大殿里回荡,案上摊着西域的地图,葱山道的位置用朱笔圈了个圈:

“粮草从河西调,沿途的烽燧都会给你接应。”

程咬金单膝跪地,双手举过头顶接兵符:

“臣遵旨。”

兵符是鎏金的,分为两半,合在一起时严丝合缝,上面刻的 “葱山道行军大总管” 字样,在晨光里闪着光。

他想起贞观年间跟着李靖讨突厥,也是这样的兵符,那时自己还是个中郎将,如今已是左屯卫大将军,掌心的老茧又厚了几层。

退朝后,程知节直接去了兵部。

职方司的官吏正往地图上标注行军路线,从长安到葱山道,要走三千里地,过了玉门关,就是茫茫戈壁。

“将军,贺鲁的部众有五万多,其中不少是当年西突厥的旧部,骑射功夫了得。”

官吏指着地图上的莫贺延碛:

“这地方无水无草,咱们的步兵怕是跟不上。”

程咬金拿起一支笔,在碛口的位置画了个三角:

“让前军带足马料,步兵随后跟进,到了碛口再合兵。”

他顿了顿,又道:

“给安西都护府传信,让他们守住焉耆,别让贺鲁往东窜。”

午后的朱雀大街上,送别的队伍排了半条街。

程咬金的长子程处默骑着马跟在队伍侧面,他刚从幽州军镇回来,甲胄上还带着边关的尘土。

“阿耶,到了那边多穿件衣裳,莫贺延碛夜里冷。”

他把一个皮囊递给程咬金,里面装着母亲腌的肉干,用油纸包了三层。

程咬金接过皮囊塞进怀里,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家里的事你多照看,别让你娘惦记。”

他翻身上马,玄色的披风在风里展开,露出背后绣的鹰纹,那是当年太宗皇帝赐的,针脚已经磨得有些淡了。

队伍出发时,鼓角声震得街面都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