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2,y,u,e¨d\u..-c.o?m!
陈朔刚从被窝里爬起来,揉着惺忪的睡眼,还没来得及刷牙,手机就响了。
“陈朔,赶紧过来!爷爷要跟你一起吃早茶,七点半,城南的‘张氏茶肆’,别迟到!”曹雪明的声音从手机里传来。
陈朔一愣,看了眼时间,才六点半。
他没想到曹雪明这么早找他,更没想到曹老会选这么接地气的方式见面。
他嘀咕一句“这么急”,还是赶紧洗漱换衣,套了件灰色毛衫和牛仔裤,抓起车钥匙出了门。
赶到“张氏茶肆”时,时间刚好七点二十。
推开店门,陈朔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家茶肆虽不简陋,但也绝不豪华,就是那种大众化的老式茶楼,木桌上铺着塑料桌布,墙上挂着几幅字画,空气中弥漫着虾饺和叉烧包的香气。
店里已坐了不少早起的食客,大多是附近的中老年人,端着茶壶聊着家长里短。
陈朔本以为曹振华这种大佬会要个包间,没想到抬头一看,曹雪明正从大厅东南角朝他招手。
“你是不是很意外?”曹雪明迎上来,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和黑色长裤,笑得有点揶揄。.微′趣·小*说? +首?发¢
陈朔扫了眼店内,点头:“确实没想到。曹老选这地儿,够接地气。”
曹雪明带着他往里走,边走边说:“别小看这家店。张主厨是正儿八经佛山张槎的传承。粤菜有句话,‘厨出凤城,师出张槎’,张槎可是粤菜厨师的摇篮。民国时,广州八成高级酒楼的主厨都出自那儿,像陶陶居、广州酒家。以前我爷爷在粤省时,搞过粤菜传承工程,类似非遗保护,当时有个张师傅脱颖而出,拿了金奖。这店的小张师傅,就是他的弟子,来了宁海开店,爷爷就常来打牙祭。”
陈朔半开玩笑地说:“那你爷爷还真是干了件实事。民以食为天,现在好多地方领导上任就搞大拆大建,我看还不如给老百姓做点吃喝玩乐的小事。”
曹雪明翻了个白眼:“谢谢你哦,都能评价我爷爷了。”
两人走到大厅东南角,曹振华坐在一张圆桌旁,身形瘦削,穿着件普通的春季夹克,裤子是深蓝色布裤,朴素得像个普通老头。
桌旁放着一根乌木拐杖,拐柄上雕着简单的云纹,透着几分古朴。
他抬头看见陈朔,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小陈,来了?快坐!”
陈朔微微点头,恭敬道:“曹老好。.0/0·小\说!网/ ^首,发¨”
“坐吧,坐!”曹振华摆摆手,指了指桌上的茶壶,“还没吃早餐吧?看看菜单,点几样。”
陈朔也不客气,拉开椅子坐下,拿起桌上的菜单,飞快扫了一眼,点了份皮蛋瘦肉粥、虾饺、叉烧包和肠粉。曹振华看着他点菜,笑眯眯道:“一看你点菜,就是吃粤菜的行家。以前去过粤省吧?”
陈朔心头一跳,面上却不动声色,笑着摇头:“没去过,电视上学的。”
前世,他的生意大本营就在粤省,粤菜吃得熟门熟路,点菜自然老道。这一世他还没踏足粤省,曹振华随口一问就像个坑,差点让他露馅。
这是个老狐狸啊!
菜很快端上来,曹振华拿起筷子,然后喊服务员:“去,拿两头蒜来。”
服务员应声而去,他笑着对陈朔说:“我吃东西就爱这一口。俗话说得好,‘一口面一口蒜,给个皇帝都不换’。”
不一会儿,服务员端来两头紫皮大蒜。
曹振华指了指曹雪明:“明明,帮我扒几瓣。”他拿起筷子,夹起一颗云吞,配着生蒜咬了一口,嚼得津津有味,脸上满是满足。
陈朔看了心道:这老爷子真是绝了。
吃面就生蒜,这习惯在北方常见,粤菜里却少有,广东云吞面配生蒜的,他还是第一次见。偏偏曹振华吃得理所当然。
这老头,果然不拘泥于俗世框架,行事自有一套逻辑。
曹振华瞥见陈朔盯着他手里的蒜,笑呵呵问:“小陈,你吃不吃?别客气。”
陈朔一笑,点头道:“那我就不客气了。我还真想试试,皮蛋瘦肉粥配生蒜,估计也别有一番风味。”
曹振华哈哈一笑,转头对曹雪明道:“明明,给小陈也扒几瓣。”
曹雪明瞪大眼睛,愣了一秒,随即狠狠瞪了陈朔一眼,眼神里满是“算你狠”。
她给爷爷扒蒜是孙女的孝心,可给陈朔扒,算怎么回事?
活脱脱像个“扒蒜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