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不是你们真没把我当人啊?
李肃卿蒙了。
左相党羽也傻眼了。
他们都忘了陆子安的身份,那就是大乾史官长!
可是你这玩意儿,记录史实不该是秉笔直书,不易一字吗?
李肃卿有些慌了,立刻怒斥道:“陆子安,你在瞎写些什么东西?”
“瞎写?”陆川冷笑道,“你哪只眼睛看到我在瞎写?”
“拳拳报国之心,这是你李肃卿亲口说的吧?结果让你去镇守边关,你丫却不乐意了,这不是‘沽名卖直’是什么?”
面对陆川这强词夺理的说法,别说李肃卿,连刘文成都被气笑了。
我尼玛啊,你真是想怎么写怎么写啊?
文人吟诗作对,这是天性,难不成写了啥真就要去干啥?
女帝杨若兮俏丽发红,憋笑憋得很辛苦。
以前怎么没发觉,这个家伙焉坏焉坏的呢?
“简直荒谬!”
李肃卿冷声道:“若直抒胸臆,这也算是沽名卖直,这也算是欺君的话,那天下文人还作什么诗词?”
“你不敢去就不敢去!”陆川不耐烦地回怼道,“不要在这儿跟我哇哇叫!”
“陆子安……”李肃卿震怒,正准备说些什么。
可女帝杨若兮开口了,轻喝道:“够了!文斗尚未结束,非要丢尽我大乾脸面吗?”
南楚使团可在旁边看着呢,外人在场还如此内斗不休,真是连脸都不要了!
李肃卿听后只得作罢,恨恨地瞪了陆川一眼。
陆川哪里会惯着这老东西,毫不客气地瞪了回去。
董玄宰在一旁看了出好戏,暗道大乾官场混乱内斗不休。
不过他也没有忘记正事,此次入乾就是奔着镇南关来的。
因此,董玄宰开了口。
“诸位,文斗继续吧!”
“李相所作确是佳作,还请李相评鉴一番老夫诗作。”
此话一出,众人全都齐刷刷地看向了董玄宰。
所有人都很想知道,这位有备而来的三楚儒宗,究竟能作出何等惊艳诗作。
董玄宰神情复杂,双眼有神,语气低沉而悲怆。
随着他的轻吟,众人脑海中也随即浮现出了一幅幅画面。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立功勋。”
待他话音一落,全场鸦雀无声,针落可闻。
这一次,连刘文成都没了脾气。
不愧是“两脚书橱”!
不愧是“三楚儒宗”!
一首诗作,直接震撼住了所有人。
董玄宰笑吟吟地看向李肃卿。
“李相,老弟这诗作如何?”
李肃卿叹了口气。
“董大儒不愧是天下名士,本相诚不如也!”
“阁下这诗大量用典,层次分明,几乎句句对仗,自始至终洋溢着爱国激情,格调苍凉悲壮,但哀而不伤,催人奋进,简直妙绝!”
李肃卿说的确实是大实话,连刘文成都没出言反驳。
这首诗叙述了一位老将的经历。
他一生东征西战,功勋卓著,结果却落得个“无功”被弃、不得不以躬耕叫卖为业的可悲下场。
可边烽再起,他又不计恩怨,请缨报国,拳拳报国之心跃然纸上。
比之李肃卿方才那直抒胸臆,董玄宰此诗更加曲折离奇,让人清晰地看到一位将领多舛的一生。
全诗分三段。
开段,是写老将青壮年时代的智勇、功绩和不平遭遇。
先说他少时就有李广之智勇,“步行”夺得过敌人的战马,引弓射杀过山中最凶猛的“白额虎”。
接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