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见。”
此言一出,群臣听后纷纷哗然,毕竟这张遮可是那已倒台的李肃卿的门生,众人不禁对女帝的决定心生疑虑。
不多时,张遮被引入朝堂。他身形清瘦,一袭素袍更显身形单薄,却步伐稳健有力,每一步都踏出沉稳的节奏。他的眼神中透着一股睿智与坚毅,面对满朝文武和高坐龙椅的女帝,不卑不亢,恭敬地大礼参拜。
女帝开门见山:“陆卿举荐你革新吏治,你可有良策,不妨直言。”张遮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朗声道:“陛下,臣以为可推行考成法。明确各级官员职责,详细规定事务完成期限,以实际业绩考核官员,赏罚分明,有功者赏,有过者罚,如此定能肃清朝纲,提升朝堂政务效率。”
女帝听后,目光转向陆川,后者微微颔首,眼中满是认可。女帝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语气坚定:“好,朕便命你为郎中令,主持此事,望你不负朕望,为大乾打造一个清明的朝堂。”
张遮领命后,立刻全身心地投身改革。一时间,朝堂上下风声鹤唳,各级官员战战兢兢。以往那些尸位素餐、整日无所事事,或是遇事推诿塞责之人,在考成法严格的监督下无所遁形。有的官员因政绩出色,积极为民办事,得到提拔重用,仕途一片光明;而一些贪腐渎职、消极怠工的官员则被无情罢黜,失去了往日的权势。
同时,张遮还主持科举。科举考场内,一片静谧,考生们奋笔疾书,只听见笔尖在纸上摩挲的沙沙声。张遮亲自审阅试卷,他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展,秉持公正之心,在如山的试卷中仔细筛选。
放榜之日,京城街头人头攒动,百姓们挤得水泄不通。寒门学子们伸长脖子,眼睛急切地在榜单上搜寻自己的名字。当看到自己的名字高悬榜上,许多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一位寒门书生双手紧紧攥着榜单,指尖泛白,声音颤抖,几近哽咽:“多年苦读,我等终于有机会报效国家,一展抱负了!”
时光荏苒,一晃两年过去。大乾国内,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吏治清明,朝堂之上人才济济,官员们各司其职,积极办事;百姓安居乐业,街头巷尾充满欢声笑语,集市热闹非凡,处处洋溢着祥和的气息。但女帝心中,始终惦记着北方的北秦。
据柳月灵手中暗卫探查到的情报,此时的北秦,秦帝姬天豪病重卧床,已失去了对朝堂的掌控力。北秦正陷入皇子夺嫡的混乱漩涡之中,朝堂之上,各方势力明争暗斗,为了皇位不择手段,一片乌烟瘴气。这无疑是大乾报仇雪恨、完成一统大业的大好时机。
此外,沈若依的汇通商会也开遍了三国之内,为女帝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钱粮,这也是她最大的底气与信心。
嘉祐七年,女帝再次下令出兵,目标直指北秦。镇北军在杨烈的率领下,士气高昂,向着北方进发。
辽东之地,寒风凛冽如刀,枯黄的野草在风中瑟瑟发抖,发出簌簌声响。镇北军的士兵们身披厚重的铠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光,骑着高大健硕的战马,马蹄声如滚滚雷鸣,踏破了草原长久的寂静。
杨烈骑在一匹黑色的战马上,身姿挺拔,宛如战神。他的脸上带着坚毅的神情,紧抿的双唇透露出不可动摇的决心。手中紧紧握着马鞭,不时挥舞,有力地指向北方:“弟兄们,此番北上,我们背负着大乾的使命!要踏破北秦,报仇雪恨,为陛下完成三国一统的千秋大业,让大乾的旗帜飘扬在每一寸土地上!”士兵们齐声高呼,声浪排山倒海,响彻云霄,惊起远处栖息的飞鸟。
昔年北秦铁骑举世无双,纵横沙场,令人闻风丧胆。关键时刻,镇北军的秘密武器——马镫发挥了巨大作用。
大乾骑军借助马镫,在马背上更加稳定,能够灵活地挥舞兵器,力量与速度完美结合,战斗力大增,足以拉平与北秦铁骑的战力差距。镇北军如同一把锋利无比的利刃,迅猛地屠戮了北秦引以为傲的铁骑,撕开了北秦看似坚固的防线。
这一日,厉兵秣马的镇北军士气如虹,连克三十七城,长驱直入攻入北秦腹地,所到之处,势如破竹,无人可当。
北秦的帝都,城墙高耸入云,厚重的城门紧闭,如一头沉默的巨兽。城墙上,北秦的士兵们神色慌张,望着如潮水般汹涌涌来的镇北军,心中充满了恐惧,身体忍不住微微颤抖。杨烈站在阵前,望着北秦的帝都,眼中闪过一丝寒光,犹如寒夜中的冷星:“攻城!”声音低沉却充满力量,如洪钟般传遍整个战场。
镇北军的士兵们推着攻城器械,齐声呐喊,如汹涌的潮水般冲向城门。城墙上,北秦的士兵们纷纷放箭,密密麻麻的箭雨如蝗虫般铺天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