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公子有…有消息了!”
老陈喘着粗气说道:“已无大碍了,马上就要到水培……”
话还未说完,一阵香风擦肩而过,再抬头,面前的女子已经不见了踪影。
同样,小禾也带着天生,天养两个孩子急急的从西厢房跑了出来,直朝着大堂跑了过去。
老陈无奈的摇了摇头,同时脸上也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这几天他过的真是胆战心惊的。
自从李素出了事以后,那些各大酒商好似豺狼虎豹一般,嗅着腥味就来了。
他们晓之以利,想要以极低的价格买下天成的铺子,以及酿酒方子,动之以威,恐吓老陈,赶走店铺里的酒客,压迫着他的心里防线。还给了他三天时间,让他考虑清楚。
今天就是最后一天时间了。
他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
大堂,两列边军精锐守在门两侧,他们面容肃穆,周身散发着一股冷冽的气息。
大禾站在门内,不停的探头向外张望着。
过了一会,一辆宽大的马车平缓的驶了过来,驾车的人似乎还有些熟悉。
到了近前,两个兵卒小心翼翼的抬着架子走了下来。
大禾提着裙摆,夺门而出。
看着抬下来的架子,大禾脚步踌躇,一时竟不敢上前了。
架子上的李素艰难的直起上身,脸上露出一抹笑容,冲着大禾招了招手,轻声说道:“我回来了。”
大禾掩着嘴,泪如泉涌,发了疯似的扑了上来,紧紧抱住李素,不停的呢喃,“这是梦么?”
全然不顾正在围观的街坊。
李素闷哼一声,眉头微皱,有些牵动了伤势。
大禾猛地回过神来,赶忙就要松开李素。
“这不是梦,我回来了。”李素探出一只手,压在大禾的后背上,在她耳边轻声说道:“是想我了么?”
耳边灼热的气息让大禾俏脸通红,急忙挣脱了李素的怀抱,低着脑袋看了一圈,店铺门口站满了窃窃私语的街坊。她又急又羞,掩着面跑回了店铺。
李素咧嘴笑了笑。
很快几个兵卒就将李素抬到了后院,在李素的强烈要求下,小禾给他找来了躺椅,放在桂花树下,他美滋滋的躺了下来,手边放着几盘吃食。
任由李素如何呼喊,大禾仍旧是躲在西厢房内,不敢出来。
小禾等人围在李素的身边,悉心照料。
不一会,一个身形削瘦的兵卒低着头走了进来,他正是刚才那个马夫。
小禾看了这个人几眼,很熟悉但又很陌生。
李素看到这个人,强撑着身子坐了起来,叹息了一声,道:“坐吧。”
然后又转头看向小禾,“去拿一壶酒来。”
小禾乖巧的点点头,折身拿酒去了。小苏三人也识趣的退下了。
那人坐了下来,抬起头露出一个熟悉的面孔,正是蔡斌。
短短几天时间,那个胖胖的身形便消瘦至此,常人难以想象在这几天里这个有些懦弱的胖子究竟经历了什么。
捧着酒壶的小禾看到这个熟悉的面孔,蓦地一惊,捂住小嘴,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酒壶怦然落地,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动。
大禾急忙推门而出,看到蔡斌的身形,以及地上碎裂的酒壶,亦是无比吃惊。不过很快她便反应过来,拎着小禾的耳朵去了大堂,片刻后,又重新拿了一壶酒过来了。
“安葬好了么?”李素接过酒壶,给蔡斌倒了一杯。
蔡斌端起杯盏,畅快的一饮而尽,“安葬好了,就在大营旁边。”
说着,他又自顾自的倒了一杯,一口气抽干,沧桑的说道:“想来,他也是愿意看着我们的。”
李素默然点了点头,问道:“家里还有什么人么?”
蔡斌惨然一笑,又是一杯酒下肚,“老邱是禹州人,景顺元年禹州大旱,找不到活路了,都说边军粮饷高,他便随着父亲来到了边关城投军,也是那一年,我也投军了,在新兵营认识了老邱。”
说着,蔡斌顿了顿,脸上露出一抹怀念,“景顺二年,羯罗叩边,老邱的父亲为了保护我俩死在了战场上。从此以后,便是我们两个相互扶持,这才走到了今天。”
故事并不长,也很平淡,近乎于枯燥,可就是如此,蔡斌讲完之后仍是泪流满面。
或许,简单的相互扶持四个字包含着他们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