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州副本(完)
从寒冬腊月到次年冰湖春融,朝堂之上,关于安乐侯罪行的定夺足足激烈了三月之久。
三个月的时间,够长了。
至少说,足够庞太师党羽毁尸灭迹了。
安乐侯交由大理寺关押,大理寺尽是些庞太师的党羽。皇命在上,开封府查到的罪证也不得不交由大理寺处理,于是乎,如山铁证在短短三个月内被毁了个干净。
与猛虎斗,与豺狼斗,一朝心血尽付之东流。
皇族特权阶层对律法的倾轧,教臣子心寒彻骨。
唯剩陈州百姓字字啼血的万民书,成为开封府苦撑着捍卫正义的最后支柱。
庞昱,必须死。
这是对陈州近万冤死亡灵最起码的交代。
“包大人呐,何必如此苦苦死撑呢……太师权倾朝野,你们开封府跟太师斗,不会有好下场的……”
已不知是第多少次金銮殿激辩了,下了朝,出了皇威磅礴的金銮大殿,官员们三五成群离出大殿。
与开封府尹行一路的,无一例外都在劝开封府收手。
“适可而止吧,包大人。您这样每天在朝堂上跟庞太师激辩吵闹,吵得皇上头都大了。”
“再者……包大人您难道没看出来,这次皇上是铁了心地要偏袒太师么……”
“那庞昱,太师之子,铡不得啊……”
“怎就铡不得?”
“倘若杀人者得不到应有的偿命刑罚,大宋律法岂不成了一纸空文!”
“正义何在?民心何在?!”
一番慷慨激昂,将所有劝说都怼得哑口无言。
铁面包青天,百姓头顶的青天。
京畿开封府,刚正不阿,百姓所拥戴的开封府。
这包黑子啊,就是太正直了,太相信律法正义了,以至于有些时候显得不懂变通了。
和太师作对,那能有好下场么?劝不动,就不劝了。官员们摇着头,暗叹着朽木不可雕也,三五成群地散开了。
唯独德高望重的宰相大人行了过来:
“大宋律法并非一纸空文。”上了年纪的老宰相,满脸皱纹,密布得睿智而安详,“但包大人,开封府执法多年,难道还没看清一点?”
“……包拯愚钝,烦请相爷明示。”
“律法并非维护正义,律法之维护,乃秩序。”
官场浮沈多年的老相爷,身居高位,一字一顿贯彻着对后生的冲击。
“皇族的法律,维护皇族的秩序。”
“如庞太师这般权倾朝野,铡太师之子,必然会导致皇族秩序动荡。”
“圣上并非不知庞昱在陈州犯下的罪行,但权衡朝局,只能赦该死之人不死之罪。”
“……那数以万计冤死的陈州百姓,就这么放手不管了?”
捍卫律法正义多年,堂堂开封府尹从未觉得喉咙如此发干,吐出来的每个字眼都是干涩无比。
“对,就是不管了。”
“和秩序的整体稳定比起来,百姓的死活微不足道。”
“包大人口口声声言‘正义’,殊不知刚极易折。”
“连圣上都默许了对庞贼的特赦,开封府再这般刚硬不知变通,对抗的就不止是庞太师了,而是皇上,是整个皇族秩序。”
“届时就不再是刚极‘易’折了,而是刚极‘必’折。为了几个冤死鬼,而把整个开封府搭进去,不值得。”
“不值得?”
堂堂开封府尹黑脸含威,虎目动容。
“相爷,那可是近万条活生生的人命,近万条冤死的陈州亡魂啊!”
万民书字字啼血,冤死者尸骨未寒,就这样放手不管,教开封府如何面对陈州殷殷期望的民心?
庞家,权势滔天的庞氏一族。
庞太师权倾朝野,庞太师之女宠冠六宫,庞太师之子独霸陈州。
整个庞氏一族在大宋皇朝巍巍难撼。
纵然犯下滔天的罪行,也有恃无恐,嚣张于法外。
金銮殿外,汉白玉砌成的石阶千重万重,皇权以下,琉璃瓦反射的阳光刺眼无比。明明是草长莺飞的暖春,开封府尹却觉得冰寒锥骨。
皇天在上,冤魂在下;
律法所不及,奸逆逍遥,冤者尸骨未寒。
身处大宋苍穹之下,远望着刺眼的阳光,不知怎的,开封府尹忽然有些理解女疯子当初的做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