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打造出来的小镜子,她坐在榻上,一边和姐姐说话,一边照着镜子,镜子中的模样和自己上辈子不太一样,是眉毛吗?还是眼睛?她说不上来,但是如今自己和姐姐是双生子,应该样子差不多吧。
她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想象着姐姐的模样。
段氏没有拘着小女郎的发展,经年的风吹日晒会让姐姐的皮肤变黑吗?
经常锻炼,姐姐也许比自己要高了吧,上辈子自己可是比姐姐高一公分呢。
到底还要多久,她和姐姐才能相见呢?
-------------------------------------
去洛阳蒙学,就意味着,蒙师周正的工作结束了。
曹嵩特地领着双胞胎,带着礼物登门答谢师恩。
两位小郎君恭恭敬敬做了全套的礼节,周正没有推辞,受了大礼,对曹家第三代道:“阿操与阿班是未经雕琢的玉石,未着笔墨的画布,我以粗浅的见识得一观之,如尘雾补之山海、萤烛增辉日月。”
“辟雍学宫,集天下之贤士,尊教化之本源。”
“学之道也,天明地光,自求索之。”
第19章 曹班心道,这还是个五行属火的孩子。
太学学宫位于洛阳城南门外,是汉时国家的最高学府。
历经几代修建扩筑,此事的太学学宫,会四方名士、拥房室百千、集天下经典。
不过曹班他们要读的,不是太学,而是同样设立在辟雍学宫内的蒙学,年满6岁即可就读,类似与后代的知名大学附属小学。
蒙学的学费十分便宜,但是入学条件非常苛刻,非皇亲国戚、官宦子弟不得就读。
曹班在入学的第一天,就发现,不光是如今的朝廷,就连这小小蒙学也是由派系之分的。
士人子弟与士人子弟玩在一块,宦官子弟与宦官子弟玩在一块,皇亲国戚的孩子们高高在上,自成一派。
这其中,中常侍赵忠的养子赵详是第一个对新转学来的曹家双胞胎示好的小朋友。
结果赵详伸过来的,沾着糖油的小手被曹操无情拍开了。
曹班知道曹操是因为宦党名声不好,不想与宦官子弟为伍,可问题是,他俩的爹虽然当了官,但是身为宦官头头的祖父曹腾还没退休呢,这宦官帽子哪是说摘就能摘下的呢?
曹操这无情地一拍,可惹了麻烦。
由于蒙学中的孩子们都默认曹操与曹班是宦官派,可宦官派的小头头赵详都带头孤立他俩呢,士人派自然也不会与他们亲近了。
曹操吃了闭门羹,憋着一肚子火找曹班,曹班独自坐在角落的蒲团上,手里握着一卷经书,她平日也从不与其他孩子亲近,蒙学里的孩子们都说曹家的两个孩子,一个脾气暴躁,一个性格孤僻,皆是不好相与的。
“不过就是养子罢了,还真当自己是嫡子了,我听说他祖上也是靠宦官起来的。”曹操气得满面涨红脸,掰过曹班的脸让她专心听自己说话。
“你说的是谁?”曹班斜着眼睛盯着书卷,心不在焉地想,曹操自己也是“养子”呢。
“还能是谁?袁家的小子,袁绍!”曹操一把夺过曹班手里的书卷,一滴未干的墨点点在曹班的鼻头上,“他们都骂你是书呆子了,你还有心情在这里读书。”
“袁绍?”曹班一愣,她是对和小学生交朋友没什么兴趣的,但是对了解历史名人的八卦很感兴趣。
“原来他也这里么,他居然和我们同岁?”
曹操哭笑不得,他的阿弟有时看起来聪明,有时又意外的迟钝。
“阿瞳你别说得像早知道他一样,真是的,来学堂这么久了,连同期都认不全么?”
“袁绍长我们两岁,那些士人派的子弟们都以他为首呢。”
曹班点头道:“可以理解,袁家四世三公嘛。”
曹操纳闷:“四世三公是什么?”
曹班这才想起,还未给曹操普及过这方面的知识,如今身在洛阳太学,宛如一个朝廷一样的阶层划分,不正是时机吗。
“四世三公就是,他们袁家在四代人中,有三位做到了三公的位置,三公就是整个朝廷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三个官职。”
“他们官家的孩子玩在一块,你如果要进入他们的规则体系,又想压过他们一头,你要有这样做官的家人才行。”
曹操当然知道家里人现在官最大的父亲离三公还远着呢,他皱眉道:“那我以后也当大官。”
曹班道:“行呀,当大官需要大知识,你今天先帮我把这卷书抄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嘛。”
曹操将书卷还给了曹